佛家六度思想与企业员工心理潜能开发(2)

2012-09-01 23:54

  5 在当下保持清醒
  六度之禅定并非指蒲团上静坐,实际上企业之员工在工作中、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可以学习、练习禅定,禅定的本质就是活在每一个当下,禅门有一则著名公案,一次,源律师来问慧海禅师:“和尚您修道还用功吗?”禅师答:“用功?”律师问:“怎么用功?”禅师答道:“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律师说:“所有人都是这样的,他们都和您一样用功吗?”禅师说:“不一样。”律师问:“为什么不一样?”禅师回答:“有些人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千般计较,所以是不同的。”所以禅的智慧就在于活在当下,吃饭时一心一意地吃饭,睡觉时一心一意睡觉,工作时一心一意工作。然而平时我们吃、喝、工作的时候,很多时候是一种机械的、被动的行为,内在还常常思想着各种不相关是事物,是的我们的内心处于散乱的状态,在这种状况下,我们缺乏内在的觉知力与创造力。只有当我们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将百分之百的心力、生命贯注到此时此地此事上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才是和谐的、统一、灵活而有创造力的。时刻活在当下,才能时刻成为我们自己生命的主人。
  
  6 以智慧破除执着
  智慧是佛法修习的最终目的,凡事能够拿得起、放得下就是一种智慧,佛门有一则有名的故事,师兄弟奉师命下山化缘,来到一个小河边,看到有一位姑娘不敢过河,大师兄看出来姑娘的为难之处,走过去毫不犹豫的抱起姑娘从河中走了过去,然后放下,容不得姑娘说谢谢就继续赶路,小师弟追上师兄说,师父告诉我们是出家人,不要近女色,今天你为什么抱姑娘过河?师兄什么也没说,过了一会儿,小师弟又再一次问这个问题,大师兄最后说我早放下了,你还抱着。佛法所言的智慧就表现在以上故事中师兄的那种事来则应,事过便休的态度中,放下需要的是智慧,比如当一个人认识到生气、着急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不再生气了,这就是一种智慧,它能帮助一个人认识、看透了事物的本质进而产生超然的心态。当然,放下不是放弃,放下是一种内心轻松、自在的态度,而放弃则没有承担起生活中应尽的责任,二者并不矛盾,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不妨有放下的心态,放下了可以帮助一个人轻装上阵,就可以更好去承担。
  由上可见,六度均可以为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加以练习与运用,而且六者构成了员工心灵开发的相对完整的系统,透过布施、持戒开发员工内心的爱心,发展员工良善的心灵品质;透过忍辱、精进开发员工内心的毅力,增强员工心灵的力度;透过禅定、智慧开发员工内心的悟性,让员工能够在每一个当下都成为心灵的主人,获得放下、自在的智慧。总之,在工作中运用六度,能够全方位开发员工心灵潜力,让员工内心拥有善良、稳定、坚强、清醒、轻松、自在等一系列的美好品质,最终在工作中实现员工崇高人格以及企业经营的双成就。

佛家六度思想与企业员工心理潜能开发(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对我国体育市场绿色营销的研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