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2012-06-28 17:05

摘 要:在当前社会和教育面临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跟不上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教师队伍建设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课程改革难以深入、乡镇政府没能承担起义务教育的责任等问题,研究这些问题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问题

 

  随着义务教育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课程改革的深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的推行、农村学校的布局方案的落实,农村基础教育所面对的问题十分复杂,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农村中小学、农村教育研究部门共同研究和解决。

 

  一、农村基础教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越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越要重视,这是全社会的共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处理?农村基础教育如何很好地服务、引领和配合新农村建设?身处农村基础教育第一线的人却很少关注。然而,这方面问题的探讨和解决又是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的大问题。

  必须充分认识农村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尽管农村学校学生的出路早就变得多元化,他们毕业后不可能都留在农村,但是新农村的未来建设者必然要靠农村基础教育培养,不可能指望从城市学校培养。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必须坚持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基础性就是要为新农村建设者打下坚实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为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创造条件;先导性就是要让农家子弟在农村中小学受到先进的思想、理念的教育,从小就能确立起创新、超越、争先的意识;服务性就是要求农村基础教育必须有意识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报务,从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各项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农村生产生活的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都体现这一服务性宗旨。

  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环境和教学设施的改善是建立在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之上,有了强大的农村经济作为后盾,才可以为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提供必要的帮助保障和支持。同时,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而这些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是要由农村教育培养作为基础,农村中小学应该有意识地使教育教学向这方面发展,像农村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的定位、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与综合性学习课题的选择等等。此外,新农村建设可以极大地推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教育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农村学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若干新的课题,解决好这些课题必然会很好地促进农村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农村学校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评价内容。虽然农村中小学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不能采取那些功利性的做法,像直接地到田间地头去帮助农民种田、直接地教授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实验等等,但是,培养农村孩子热爱农村的情感、认识和了解发展的需要、提高农村孩子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等也是必要的。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在督导时,应该改变过去只重视课堂的文化知识教学的倾向,注意对该校的校本课程的建设、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农业生产技术的教学等等方面做出评价,促进农村学校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报务的意识。

 

  二、农村基础教育跟不上城市化发展进程

 

  城市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化作为一项综合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并妥善解决好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提速,由此引发了许多没能及时解决的问题:首先是不易形成良性的由学校、家庭所构成的教育合力。祖辈一代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孙辈们往往有求必应,使得他们多种不合理的欲望得到满足,也因此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气。其次是缺乏有效的沟通。一些年纪大文化较低的爷爷奶奶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都与农村学校领导、老师不一样,有些本来很容易说得清楚的道理,到了他们那里,往往变得不可理喻。第三是留守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祖辈的关心和照应无法取代父母的那份特殊的爱,尤其情感上的交流和影响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们在精神上、心理上、身体上的需要都不是祖辈关爱所能弥补得了的。第四是农村学校无力承受家长期望的责任。农村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要求,特别是对学校对于他们的孩子的教育责任要求比较苛刻,有时已经到了让农村学校的领导

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几个热点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