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次作业、考试中,我们总会遗憾地发现,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教师再把题目读一读,或者让学生再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了。我们在教学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学得很认真,课堂气氛也很好,可做作业却错了一大片;考卷发下起来以后,学生后悔地说:“我都会做,怎么就做错了?”“这么简单的题,当时怎么就做错了?”
深入分析,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题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审题过程。审题,就是通过题中文字、图形正确把握其中含义,从而弄清题中所涉及的有关条件、过程、结论,进而通过分析形成清晰的教学情景,知道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仅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而且包括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因此,提高审题能力不仅是应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发展的长期过程。
那么学生如何才能提高审题能力呢?在这里我谈谈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动口朗读,二遍回顾
1、看卷。试卷发下后,不要急于做题,应先按考试要求在指定位置上填写准考证号、姓名、学校等,然后仔细阅读考试说明及注意事项,接着大体浏览一下试卷的页码、题数和题型等,做到心中有“卷”,当答题铃声响后,再胸有成竹地集中精力投入到答题中去。一般先作答较容易的试题,以便集中精力攻克难题,这样才能合理地利用时间,避免因一两道难题耗去大部分的时间,致使一些较容易的试题在仓促中粗心解答,甚至来不及作答。
2、读题。这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可以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根据环境情况,学生可以选择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为防止出现文字跳跃,可以用手指、笔尖指着逐字逐句的读。审题时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二、认真阅读,仔细推敲
1、仔细推敲。为了促使学生在读的同时加强感知,可指导学生在关键的字词下面用铅笔做标记(答题卡要保持洁净,但试卷是可以划的),帮助他们排除一些无关的干扰,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为解题扫清障碍。
考试时审题要明确问题的文字陈述和符号含义,准确把握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必要时画出图表,列举、提炼出问题的关键。题目文字信息是有字数限制的,一般短小精悍,但非常有用,对题目文字信息稍加解读并表述出来,可能便是答案构成中的得分点。因此要特别关注题目文字信息,它就相当于“题眼”,揭示考查的中心内容或成为解题的条件。
选择题:
无关信息不看,节省答题时间
例(2011•陕西)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 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 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发现明显错误,避免选项干扰
例(2011•安徽)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碘盐是人体摄入碘的唯一来源 B.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
C.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D.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
直选型选择题
例:过氧化氢(H2O2,它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是常有的消毒剂,在实验室里可用它来制取氧气:2H2O2MnO22H2O + O2↑ ,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
B.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由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抓住关键字词
v 例:下列物质分别久置于敞口容器中,其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NaCl溶液 D.NaOH固体
依据特定前提
例:若不用指示剂,要把含有盐酸的氯化钡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的氯化钡溶液,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氢氧化钡溶液 B.氧化钡粉末
C.碳酸钡粉末 D.碳酸钙粉末
【解析】由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产物(生成氯化钙)可知,应排除选项D。本题答案要符合题意的选项,就必须依据题干特定的前提——“若不用指示剂”,一般来说,在不用指示剂的情况下除盐酸,所加入的试剂通常应是过量的(以确保将盐酸除尽)。虽然氢氧化钡溶液、氧化钡粉末、碳酸钡粉末都能将盐酸转化为氯化钡,但由于氢氧化钡、氧化钡过量后会导致所得溶液呈碱性,而碳酸钡过量时可将含盐酸的氯化钡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不会导致上述情况的出现(碳酸钡难溶于水),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C。
谈谈中考化学审题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例谈班主任如何进行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