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谈以下九个问题:
??一、关于记叙文的真实性,以及艺术真实与社会真实之间的区别。
??二、关于主观叙述与客观叙述的关系。
??三、关于记叙文的五要素。
??四、关于叙述人称的内在含义。
??五、关于插叙、补叙和倒叙的区别。
??六、关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七、关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八、关于消息与通讯的文体区别。
??九、关于传记不同类别文体特征的区别。
??一、 关于记叙文的真实性,以及艺术真实与社会真实之间的区别
??这里所讲的记叙文真实性,主要指狭义的记叙文而言,而不是指包括小说在内的广义记叙文。
???记叙文讲究真实性,是这类文体的历史传统和主要功能决定的。我国的记叙文体最早见于《尚书》中的《禹贡》和《顾命》。戴圣《礼记·经解》评论其记事特点是"疏通知远而不诬"。
???刘师培在《论文杂记》中说:
??"皇古学术,溯源史官,记动记言实惟史职,是记事之文起源至。古观虞夏之书,据事直录,事必征实,言匪蹈虚。"
??此后的《春秋》、《左传》、《战国策》也表现出"疑以传疑,信以传信,著以传著"(《谷梁传》桓公五年,庄公七年)的特点。
??方孝岳《中国散文概论》对此作了解释:凡执笔记事,材料来源约有三种,或得之远年传闻,或得之负责者见告,或得之亲身闻见,《谷梁传》所论,就是对于这三种材料的处置方法。
??之后的《史记》是我国记叙文的高峰,汉代刘向、扬雄一致推服它为"实录"两字。
《汉书·司马迁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