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局限性,班主任的管理显现得尤为重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学生的教育者。所以,班主任的素质特别是其管理的思想和水平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效果,影响学校的教育要求与管理目标的实现。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实现育人目标的可靠保障。
关键词:小学班级 有效管理 方法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学生的教育者。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次宏伟的工程,又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班主任如何运用管理机智使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呢?下边是我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一、进行常规教育渗透教育理念
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学习行为、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为使学生早日适应生活,我把学生当客人,每天有计划地灌输我校的常规。在军训期间带领学生学习《学生手册》。通过《一日常规》使学生知道在校的一天各个时间应该干什么而不应该干什么;通过《违纪处分》使学生懂得在校期间哪些行为为不文明以及不文明行为将受到的处罚;通过《学生十大学习习惯》使学生理清了学习思路,确定了学习目标及为之奋斗的恒心;通过《德育量化细则》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对个人对集体的重要性,从而端正个人的学习态度。通过常规教育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熟悉我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有违反,反复纠正和强调,直至全体习惯为止。同时向学生渗透做一名合格学生必须学会做人的养成教育理念;向学生渗透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理念;向学生介绍我校一些毕业生事迹,让他们树立爱校爱师爱自己的思想。为此,开学初我紧跟班、紧抓干部、紧管学生、多方面搜集有关教育素材,给入校新生“洗脑“,让他们迅速适应生活,扬起生命的风帆,设计好自己的理想目标,然后为此而努力奋斗。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我所带的每次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都处于年级前列,在教育处对各班的量化评比中也领先于其他班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班级良好的学习气氛和竞争环境。在班级理念上,我主张“一条主线”:我们的身份是学生,我们的任务是学习,我们的目标是升学。自从学生入校开始的第一天我就把这一理念教给学生,“一条主线”贯穿于治理班级的整个过程。平时学生一言一行的是与非均以“主线”来衡量,行为符合“主线”的正确,不符合的改正。
同时记入个人成长档案,使每个学生行有可依,思考有章。纪律管理上我提出“先尽义务,后享权利”。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首先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个人和班级荣誉着想,然后再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一个班级必须有铁的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每个学生都尽了义务,步调一致了班级才能取得胜利。凡是未尽义务造成班级荣誉受损的学生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相应的他们安心学习的权利才能得到保证。 三、自主管理、自主体验、自我教育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班集体的主人。我在班集体建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使学生“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特制定出本班的一系列活动计划,让学生享有明确的解决班级问题的权利。如班级岗位管理制;将班级各个角落分包到人,从卫生到纪律责任到人;值日班长制:使每个班干部都有机会当“一把手”,学会决策和处理班级的事务;班干部轮换制:打破终身制,干部和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这一系列的活动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担任班干部为班集体服务的体验。为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我还利用班会、晚集、集合、双操等活动给学生提高自我管理的平台。如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我先召开班干部会听取他们的筹备计划,在充分听取和尊重学生意见下,我提出自己的建议,余下的事由学生去操办、去组织。我作为学生运动会忠实观众,给学生们喝彩、鼓劲加油。通过活动调动了学生的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表现了自我,实现了自我,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新课程下加强班级管理的几个有效方法
2012-08-22 21:56
新课程下加强班级管理的几个有效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