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时间的表述》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中的话题是简单谈论日常作息习惯。鉴于学生小学的时候已经接触过与钟表有关的知识,笔者着重扩充初中要学习的与时间相关的知识点。在视频中,笔者运用多种手法向学生展示时间的奥妙与魅力。
笔者面对的是六年级(等同于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对新事物比较好奇,适时开展各种活动,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在微视频中,笔者以鲜活的笔触、多样的视角向学生呈现了不同的视觉画面。
笔者根据《英语新课标》要求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微课特点,指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自主设计、动手动嘴、群内畅言等多种有趣的活动来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时间表述的方法,进而让学生达到尝试用新知识进行英语表达的目标。
设计
微视频伊始,笔者就提醒学生准备好一个小钟表,并打开班级QQ群和微信群,积极参与班级的互动。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笔者采用英语儿歌的形式导入,40秒的flash动画欢快灵动,妙趣横生,将学生的激情迅速点燃。笔者先要求学生边跟唱,边思考,随后提出问题:What time have they got the fish? 从而让学生立刻进入思维状态,由此引出时间的表述——整点表达法和非整点表达法。
在非整点表达法中,学生先进入顺读法的学习。笔者在此补充了一段学生对话的小视频,视频中两位学生的对话采用了顺读法的模式,为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接着,学生进入逆读法的学习。逆读法中past和to的用法,是学生的易错点,也是整个知识点的关键所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把这两个知识点分开来讲解。学生最先接触的是past的用法,笔者为学生展示了文字描述,又配以范例讲解,使得内容不那么晦涩难懂;笔者还出示了一段班级QQ聊天记录(其中有学生的提问,也有学生的回答)。最后,笔者出示正确答案,让学生自我检测。由于是采用班级群聊的模式,原本枯燥乏味的讲解就变得有了活力,学生们都愿意在群里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学习心得,畅所欲言。
当知识点的讲解全部结束时,视频播放也有五分多钟了,学生有疲惫感,于是笔者安排了动手操作的环节。由刚才的静止学习到接下来的动手操作,学生的学习张弛有度,再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时,笔者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钟表或时间学习器,由教师说英语时间,学生快速拨动手中的钟表,检查与老师的视频答案是否一致。根据学生已学的知识,笔者用整点读法、顺读法、逆读法等来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并提醒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按下暂停键,拨好钟表后再继续播放,检测与视频中老师的时间是否一致,并鼓励学生把拨表读数的过程录下来发到微信群中,互相晒一晒,互相提问、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欣赏、互相提高,让更多的声音说出更动听的英语。这一环节是对整个时间学习法的理解和运用,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在动手动脑间逐步达成目标,体验英语应用的价值。
而后设计的环节,则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进一步升华,针对教师讲述的内容,自己绘图,或设计表格,或文字再加工,从而变成自己的东西,能够学以致用,最终达成设定的目标。最后,师生一起欣赏英文诗歌Time。此环节是选做环节,希望有能力的学生能够配乐朗诵,体会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制作
为了实现达成目标,完成课前教学任务,笔者先根据内容和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制作了教学PPT,经过反复推敲完善后,撰写了视频字幕。鉴于这是一对一的学习模式,为了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笔者采用第一、二人称,并用鼓励、赞赏的语气贯穿视频始终,让学生真切地感到老师就在身边。由于视频中要用到真人视频拍摄,笔者提前设计了彩排,并用手机录制了外景画面,而且微视频中涉及的QQ群聊和微信群聊过程也被拍摄下来,最后用Camtasia 8.0软件对PPT、音频、视频等进行了录制和后期加工处理,生成分辨率为720×576的WMV格式时长9分钟的微视频。
应用过程
在上课时,笔者向学生展示了课堂形式预告,设计了“我来晒一晒”“我来试一试”“我来帮帮你”“我要当作家”和“我来评一评”五个步骤来完成课堂环节。
《时间的表述》微课程设计
2021-05-08 04:25
《时间的表述》微课程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