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境中识认在比较中提升——《青蛙写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

2021-05-08 04:32

【教学目标】

1.认识“点”“串”“们”等生字,会正确书写“雨”“们”两字,认识“灬”。

2.能借助具体事物认识诗歌中逗号、句号和省略号,能联系生活仿照诗歌的句式说说与这些标点相似的其他事物。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情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巩固字词

1.揭示课题。瞧,这只青蛙特别厉害,它还会写诗呢!今天华老师再带小朋友去青蛙写诗的现场瞧一瞧,看看到底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诗歌——《青蛙写诗》。

2.复习词语:写诗、雨点儿、要、过来、一串水珠、可以、给、当心、我们、成了。

【教学点评】

识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环节的巩固识字先是以“到青蛙写诗的现场瞧一瞧”这一情境创设为兴趣点,巧妙导入新课;接着以“青蛙跳降落伞、青蛙过河”等游戏形式,引领学生趣味认读已学词语;最后,再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词认字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识字学习活动中来。这样的多形式的识字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识字效果,落实识字这一核心目标。

二、感受诗歌,聚焦标点

(一)呈现无标点诗,激发阅读期待

过渡:谢谢小朋友们,青蛙终于回到了家。你们看!它已经在美丽的池塘、碧绿的荷叶上蹲着了。你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雨声)

1.字串识字——“形趣”

(1)是呀!这是雨点儿的声音。(出示“点”)

(2)你是怎么记住“点”的呢?(本义为细小的黑色的斑痕,原来写成:點)

(3)认识新偏旁,并拓展识字。(四点底一般与火有关,如热、熊、烈、烹、煮、蒸等)

【教学点评】

识字教学应根据每个生字的构字特点,努力做到音形义各有侧重,抓住每个生字的重难点选择不同的识字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变枯燥为有趣,又增强了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该环节中,引入生字“点”的教学,教师通过“随文识字”的方式,让孩子自主识记,认识新的部首“灬”,再通过“字串识字”的方式拓展识字,引出“灬”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汉字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2.朗读练习——“雨趣”

在语境中识认在比较中提升——《青蛙写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见“微”知著:我的写作教学启蒙老师——谈谈张祖庆老师的緞电影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