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学:引领学生学会学习——以《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为例(2)

2021-05-08 04:34

三、展示问学:展现自我,多向互动,学会赏析

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进行交流,在组内达成共识,每组选派代表用小组的方式汇报,小组的成员可进一步补充完善集体意见,其他小组的学生,在听完该小组的汇报之后,再陈述自己组的观点、意见。可以是建议,可以是提问题,甚至可以是反驳,形成“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我们想补充一下、我们想问……”这样的话语系统。

这里的“问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际(组内)交互时,鼓励每个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批判,不只求同,更要求异;二是教师的作用在于适时适当适度进行追问、反问、辩问(“点”学)。多层交互不断促进深层学习,促进不同层次学生思维的提升。

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我这样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展示问学:

彭德怀如此深爱着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杀大黑骡子呢?

交流汇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汇报互学成果):

(1)解决断粮的燃眉之急(能体现出爱战士)——爱

A.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了还可以挖野菜吃,走在后面的部队则连野菜也找不到了。

B.现在草地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

要顺利地完成红三军团殿后的任务,杀牲口解决燃眉之急,这是作为军团长、总指挥应有的一种高度和眼光。

一组交流完毕,谁来给我们小组补充?(生生互动)其他小组进行互动。我奉行的宗旨是“会补充、会欣赏、会质疑、会反驳。”

(2)爱兵如子(这里不仅仅是爱战士,更有一种责任担当)——责任

仅仅是解决燃眉之急吗,这是一份怎样的爱?

学生继续交流。同时适时播放红军过草地时的视频,把问题引向深入,小组再深入讨论。

——责任(我是军团长,应该有这份责任)。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上。

(3)与战士同甘共苦,鼓舞士气

继续追问:为什么一定要杀大黑骡子?不可以先杀另外五头吗?

——同甘共苦(我也是普通一兵,我应该和战士同呼吸共命运)

适时找读有关句子:“你们能走,我也能走……”

适学:引领学生学会学习——以《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为例(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群文阅读教学组文策略的思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