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项目教学的标准化设计(2)
2021-05-08 04:36
其二,自学法。适用于稍显复杂的课外写作任务,如调查报告、情况报告等。一篇调查报告或情况报告的形成,远非仅靠课堂便能完成,更多的工作在课外。
自学不等于放任,老师对自学也要进行某种程度的监控,因此,设计学生自学的标准化环节需要包括激发学生自学动机,安排自学任务,提出自学要求,并提供自学测试,最后进行自学质量的评价。至于自学过程,则不在老师的监控范围。
其三,工具法。必备知识,成为备查的工具,换言之,教材是学生遇到写作困难时查漏补缺的工具书。此法完全是学生个体行为,不在标准化设计当中。 (三)任务完成的标准化设计
其实前面的所有流程和环节,均为任务完成提供服务和支撑。完成写作任务,基本上有三种形式:一是个人完成,为提高每位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一形式最为常用。二是小组完成,较为复杂的写作任务,需要团队完成的,常见的方式是小组合作。三是全体学生,此形式用得少,主要在内容简单如函、请示、会议通知等的评改时用。
个人完成写作任务,老师给学生一张任务清单,清单可包含的五个任务:任务一,阅读并收集写作材料;任务二,分析写作案例;任务三,分析该文章的写作要素和写作格式;任务四,写作并修改,形成最终的写作成果;任务五,反思写作是自己的收获与表现。
请学生如实填写任务清单,包括未完成的、完成的百分比。当然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如实完成写作任务的,也有反思清单即需要解决问题的清单必须填写。反思清单主要包括必备知识、行业工作、语言表达、进程管理、写作格式和写作材料六大方面。此清单所列行业工作的反思如有些学生表示对行业工作不了解、工作流程不明确等造成写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在实施方案写作中运用到此反思。再如进程管理反思,更多学生会提出时间没把握好、写作速度慢等。其他方面的反思亦如是。
小组完成任务也进行标准化设计,包括三个方面即小组讨论、小组分工(有分工表)、小组写作与修改。基于小组共同完成任务时,相信老师们都遇到过这种情况:1-2名学生在写作,其他同学围观。还美其名曰我的任务是收集材料的,我的任务是修改的等,其实自始至终就是这1-2名学生在完成。因此,在看到学生提供的小组分工列表之后,老师还要做一件事儿,就是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答辩式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事先让学生知道,老师要按照分工列表的分工情况开展答辩,以此表明耍小聪明无法逃避任务,从而促进合作意识的养成。
(四)成果展示的标准化设计
写作成果的形式一般是文本,因此更多老师可能是直接让学生通过投影仪的方式把自己的文本作品直接展示给大家,接受大家的点评。这种方法也比较有效果。因为自己的作品毫无保留地展示给全班的同学看,所以认真的学生都会重新誊抄一遍,以确保作品看起来很不错;懒散的学生依旧懒散,也许有的会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不想展示。故老师有必要引导学生以更灵活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如采用新闻报道式、图片MV式等。
以小组成果展示为例,包括七个环节,分别是小组代表展示、介绍小组分工及各成员完成任务情况、介绍写作构思方法、介绍作品内容、其他成员补充、其他小组点评、老师管理点评。个人成果展示亦可以此为借鉴。
在小组成员展示成果的过程中,如果进行得比较顺利,老师无需有过多的参与,适当地给予肯定即可,但如果进行不那么顺利,或者过于简单或者过于详尽,或者小组成员有争议,或者其他小组有干预行为,老师应当及时管理。
三、评价的标准化
应用写作的评价包括上文所提的写作成果评价、平时表现(即课堂表现)评价、团队合作评价、考核评价、听评课的评价。诸多的评价都已有较为完备的论述和构建,故不再赘述。而值得一提的是平时表现评价,随意性较其他评介更强些,因此,为公正其见,可制订标准,如回答问题、提出疑问、多次回答、多次提问、积极完成课堂写作、写作规范等良好表现可分别加分,同样的如果表现不尽如人意如玩手机、睡觉、不完成写作任务等则扣分,至于每一项表现加多少分和扣多少分,由教学团队一起商议确定并公布。最后把所有分数加起来就是该学生期末的平时表现分数。
应用写作项目教学的标准化设计(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