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的选择决定教学的价值(3)
2021-05-08 04:39
三、呈现序列——帮助学生构建写作体系,提供能力提高的切入点
学以致用。构建写作知识体系,是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议论文写作方面的知识,以便化为具体写作时的运用能力。就近几年偶然能听到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指导课来说,尚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教学目标缺乏序列性的构建。仔细回忆随机而听的几堂性议论文写作教学公开课,每次课后问上课老师,这堂课的目标是怎么确定的。老师多答曰:随机。这“随机”,一为应付调研课,因为调研时正好上到议论文教学;二为应对公开课,某些老师觉得上议论文写作教学比上新课容易;三为解决任务课,即教研组的磨课内容定为议论文教学。这样因时而定的教学目标,肯定没有系统性。即使一些参评的议论文教学课,教学目标也都是根据临时需要而设定。目标缺乏序列性,既是教师不懂或不会运用语文教学心理学的体现——教学目标应当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规律,也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缺少议论文写作教学体系的外露,更是教师不重视应当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议论文教学的表现——或许他们认为,在有限的课时里,在庞杂的语文教学内容里,议论文教学就显得不很重要了。
其实,大多数教师,对议论文教学是怎么回事也不甚清楚,更不知议论文教学的路径如何,它有些什么内在规律,该怎么引导学生走进议论文写作的境界等,在此前提下,老师,怎么可能设计出一套适合本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序列呢?
议论文写作,当从高二正式起步。以初中阶段的认知为基础,高二可根据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弊病入手,分别从议论文的结构搭建、论据使用和分析、行文充满逻辑三大块进行教学,里面再细分若干小块,这样,既节省时间——可穿插在每次月考或期中考试之后的作文讲评中,又因为不是集中教学而受学生欢迎。
二是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的外显。由于没有一个有体系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内容往往也很随机。有的老师教学议论文的审题立意,会引进一些高考中的作文题目;有的老师教学议论文的结构框架,会引进一些高考满分作文;有的老师教学开头结尾,也会引进优秀作文的片段。在被老师采用的大量素材中,高考满分作文被引用最多;若是校考或市内联考,则也会有一些优秀作文(或其中的片段)偶有被引用;却极少见老师引用本班学生的优秀作文的。这里不排除那些高考满分作文的亮点确实有引导作用,但老师将目光聚焦他人而忽略身边孩子的亮点,舍近求远,效果会大打折扣。
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知识点零碎不全;学到的能力也是零碎的。大凡零碎的东西,往往容易忘记;而且,又只靠偶尔一节课的力道,要想熟练使用在实践中,还是会显得生硬,会觉得无法写完满。因此,他们在议论文写作方面的毛病多多:不会针对材料审题,不会架构文章,不懂议论文中的叙述与记叙文的叙述的区别,不会针对引用的事例阐发议论,甚至语言逻辑混乱、观点不明朗等等。笔者赞赏魏书生老师的一个教学习惯,就是让学生自主地画“知识树”。如果每个高中生心里都有一棵议论文的“知识树”(从脑科学的角度,叫思维导图),那么,他们只要循树而写,何愁写不好议论文呢?
具有逻辑思辨力的文章,首先要思路清晰,其次要论证分明,无论分析、归纳还是演绎,都有自己独特的套路。那么,我们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实现这三大价值?建议运用两种方法:有疑处指点,不懂处指导。这要求这类指导课必须符合两个原则:够真实、可操作。“够真实”指诱发教学的问题来自学生的作文,真实可信,有教学的必要。因为是自己的问题,是他们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故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能促进他们积极思考;“可操作”指教师提供的方式方法易激发其兴趣,便于他们学习模仿,并且程序清晰,流程分明:“看—思—炼—说—结—练—交流”。这样的写作教学指导课,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小切口,大范畴。具有目标确定(因学定教)、基于任务(发现学生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写作)、依据明确(有写作过程,有修改完善)、思练结合的特点。
既然议论文写作教学指导课价值如此巨大,教师们,行动起来吧,争取在学生毕业之前,教会他们写出合格甚至优秀的议论文。
教学内容的选择决定教学的价值(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