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文课课堂实施策略例谈(3)

2021-05-08 04:40


  师:根据我们的评价标准,他的这个片段做到了哪些?注意不要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 
  生1:我觉得他抓住了烟花形状变化快、颜色多的特点来写。 
  生2:我认为他能够按照烟花变化的先后顺序来写。 
  生3:他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来写。把烟花比作了豆子,“蹿上天了”是拟人。 
  师:对呀,这名同学的习作不但抓住了烟花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达到了“基本要求”,而且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把烟花的样子和变化写具体,达到了“提升要求”。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以上要求,自己评改自己的习作。 
  生自行修改习作。 
  师:同学们修改得很认真,哪位同学愿意将自己修改过的习作展示给大家看。 
  师:同学们看,经过修改,加上丰富的想象,他的习作是不是更具体、更生动了?下面,同学们将自己的习作与同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等会儿每个组推荐最好的习作参加全班展示。时间3分钟。 
  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1:傍晚,晚霞暗淡了下来,红的不再那么耀眼,金的不再那么灿烂。慢慢的,慢慢的,霞光映红了半边天。云,不再那么洁白如玉,就像哪位画家一不小心碰翻了装满颜料的调色盘,给云染上了各种各样鲜艳的颜色,红、黄、葡萄灰、茄子紫、半灰半百合色,还有些听也没听过、见也没见过的颜色,都呈现在云的身上,令人大饱眼福。 
  生2:广场上空响起音乐,随后水下各色霓虹灯亮了,紧接着水管里蓦地喷出水来。喷泉围成一个圆形,正中间是荷花形的。喷泉的外围冲出一排高高的水柱。中间的“荷花”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舞”,时缓时急,时高时低;而外围那一圈水柱竟像屹立在那儿的卫士似的。优美的音乐换了一首又一首,喷泉也不断地变着花样。水柱时而变成绽放的菊花;时而像含苞的荷花。跳跃的喷泉随着音乐像一群小姑娘在翩翩起舞。当“青藏高原”的乐曲响起后,温柔的水柱突然变得活跃起来,时而像个淘气的小男孩东奔西跑,时而像个顽皮的小猫上蹿下跳,当这首乐曲放到最后一句时,所有的水柱全部往中间汇成一股巨大的水柱,猛然喷向高空,又突然飞泻而下,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啊! 
  …… 
  师:通过欣赏刚才几个同学的习作,老师发现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很有效果。大家通过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习作有了很大进步。希望大家将自己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今后的习作中。 
  本节习作评改课即大作文后导课,教师在课内以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发现”作文评改要求、习得评改能力,体现了“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的语文课标精神。教师在课内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提出习作评改要求及标准,让学生学习掌握评价标准,然后练习自我评改、互评互改。在教法上,教者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典型案例的方式,引出习作的评价标准及要求;再以典型案例的评价开路,引导学生学会评改自己的作文;随后通过展示个别学生自我评改的成果,指导全体学生习得评改的能力;最后通过引导学生分组互评互改并展示评改后的习作片段,测查教学效果。 
  提出评价标准的教学过程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评价要求及标准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通过师生共议的方式,由大家“总结”出来的,这是一个复习、巩固达到熟练运用有关写作知识的再认知的过程;二是评价标准来源于课标及教材的要求;三是评价标准具有层次性和激励性,同时呈现基本要求和提升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激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整节大作文课的教学做到了课堂教学结构简约,教学重点突出,训练扎实有效,教学效果显著。 

大作文课课堂实施策略例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信手拈来,“拈”出写作课堂的精彩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