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学的作用以及效果研究论文(共2篇)

2021-05-08 04:46

  作为当下的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一个活动当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以及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也应该都是常有的事,所以德育教学就尤为重要了,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德育教学的论文,供大家欣赏借鉴。


  第1篇:德育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


  文/王琛


  摘要:音乐教育是德育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真谛是以音乐为手段,以育人为宗旨。音乐教育在德育中的特殊意义表现在:音乐的审美教育是育人的重要途径,育人目标明确,音乐艺术的情感与德育互通。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充分渗透德育:从词曲着手,让德育在学生心中生根;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德育在学生心中发芽;音乐实践活动,让德育在学生心中开花;用音乐教学强化其他教育途径的效果,让德育在学生心中结果。教师必须挖掘音乐教育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受到陶冶、影响、启迪,直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


  音乐教育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继续革命传统,尊敬师长和团结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教学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音乐教育在德育中具有特殊意义


  1、音乐的审美教育是育人的重要途径


  贝多芬说过:“音乐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火花”。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也曾日:“感人也深,化人也速”。这是谈到音乐艺术对德育的作用时提出的观点。音乐的育人功能应放在审美功能的首要位置.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学生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


  音乐正是通过美的音响、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共鸣,美化心灵,它以曲动人,以情感人,这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及的。音乐教育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在理解美、鉴赏美、表现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在音乐教育中以歌唱、器乐、欣赏等方式,增进了学生对音乐美的认识、鉴赏、创造的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觉,从而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情感升华、心灵净化。在审美教育的同时又融入了思想品德教育,这样获得的音乐教育要比任何说教来得真实与自然。


  2、音乐艺术的情感与德育互通


  《乐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凡音之起由心生也,人之心动,物使然也”。音乐是情感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影响着人的感情。这种音乐美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侵入人的心灵,使人在情感的体验中,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教育。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音乐是最能表达感情的艺术;而德育的关键则在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情理结合才能打动人、说服人。没有感情因素,就不可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因此,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在情感上是密不可分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去,会使得教学效果深刻而有力。


  二、音乐教学中实现德育功能的途径


  1、从词曲着手,让德育在学生心中生根


  (1)歌曲教学,滋润心灵。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最直接的手段,也是对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阵地.歌曲是以其鲜明的节奏、丰富的和声、优美的旋律、明了的歌词来表情达意,对学生思想教育、陶冶情操起到重要作用。它独特的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达的情感美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如歌曲《摇篮曲》歌词朴质、生动感人,音调深情、轻柔、朴实,唱出了妈妈对孩子的一片挚爱与真情.乐曲可以让学生用哼鸣轻轻模唱摇篮曲,模仿摇篮摇动时的情境,让他们知道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受母亲深深的爱。


  (2)音乐欣赏,陶冶性情。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类的情感的感知艺术。欣赏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有声的音乐中获得无声的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领悟音乐的真谛,得到精神愉悦,提高学生对真善美辨别能力。如在欣赏民族器乐曲《渔舟唱晚》时,我首先让学生聆听,感受乐曲幽雅、宁静、温馨的意境,领略我国民族乐器神奇而独特的表现力。接着让学生入境入情地感受作品的情绪,民族器乐合奏的协调和音乐的动静、远近、景情的结合,使学生从优美典雅的旋律中获得美的享受。最后让学生发挥想象,用他们的语言和图画来描绘乐曲的丰富内涵,深入挖掘其中的美。学生由衷地赞叹我国民乐的美妙,严肃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宁静优雅的乐曲声中渗透到学生心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德育在学生心中发芽


  “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数字,字母,音符。”雨果的这句话道出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智力,把德育教育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


  (1)在音乐故事中渗透德育。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欣赏《二泉映月》,介绍瞎子阿炳的一生,以及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对乐曲的评价;这首乐曲应当跪着来听。使学生了解新旧社会的巨大差别和阿炳艰辛却顽强的艺术生命,为我们瑰丽的民族文化遗产而骄傲。


  (2)在音乐课堂教学全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环节,让德育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行为。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敬老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课堂小结要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精神。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德育教学的作用以及效果研究论文(共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