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参与度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调查研究的领域。关于此类研究的很大一部分的文献都重在通过详细描述促进积极参与的多种因素来阐释学生参与度的重要性和意义。Skinneretal认为学生参与度是获得更好成绩、在标准化学业测试中取得高分、更强的个人自我调节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几项研究表明,学生的参与度越高,学生成就越大,受教育水平越高,辍学率越低。影响学生参与度的因素有很多,与学生学业表现的提升密切相关的五个因素包括:教师支持(来自教师的支持)、教学质量、同伴联系、课堂结构与管理、家长参与。本文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参与度的相关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翻转课堂中学生参与度的提升策略:
1.教师的支持
研究表明,教师的支持与学生的学业参与度、学业表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对中小学生的研究中,Klem和Connell通过分析学生记录以及关于教师和学生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教师支持、参与度和学业成就之间的联系。他们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来自教师的支持是增加学生参与度和提高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认为教师要创造一个有爱心、结构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良好学习环境中,高期望、目标明确和公平公正的学习氛围更容易激发学生较高的参与度。相应地,较高的参与度又和更高的考勤记录以及考试成绩相联系。
Furrier和Skinner发现感到自己被教师的赞赏和重视的学生会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并认为这些活动是有趣的和令人兴奋。相反地,那些没有被教师赞赏和重视的学生就会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无聊、不满意甚至愤怒。
Connell和Wellborn研究结果显示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有困难但与教师保持着积极、融洽关系的学生更倾向于继续参与各种课堂活动来展示他们的努力学习课程内容的动机。类似地,在Akey关于449名高中学生对于学校环境、学生态度与行为,学业成绩的解释性分析中,Akey发现,有过教师鼓励性支持体验的学生在学校中具有较高的参与程度。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教师营造并维持一种互相尊重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会被尊重,学生的努力会得到赞赏,学生将会更愿意在课堂活动中来展示和交流。而且,教师真诚、公正地思考学生的观点和倾听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对话并进行决策,这样将会增加学生的参与度。Cothran和Ennis把教师称为学生参与度与学业表现之间的“搭桥者”。他们发现教师在课上课下和学生交流学习内容之外领域的意愿对学生参与度和学业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当学生感到自身未参与到课堂活动的决策过程之中,那么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会降低。此外,当学生感到教师对于与他们一起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并且表现出对他们的个人生活和安全的关心,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表现会更好。
2.课堂结构与管理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能够和每一个学生进行会话交流以确定学生是否理解当前的学习内容。而且,在不用课堂时间进行内容的专门讲授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把动手实践的活动和基于项目的学习融入到真实世界的场景中,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3.教学质量
参加翻转课堂实践的学生认为直接授课和记笔记不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相反,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更有效的,因为这种方法包括了各种教学实践,包括:小组工作、动手实践活动、发现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和真实世界中的应用。此外,所有的学生都认为翻转课堂中技术的使用和一对一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4.协作
小组工作具有提高课堂参与率和课堂参与度的作用,学生协作完成小组工作任务远比听课、做笔记有效得多。让学生通过小组以共同工作的方式来学习和掌握当前学习内容,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和学习同伴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互动。学习者讨论问题、分享解决方案并验证他们的思维过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这样的交流沟通有助于促进积极的学习体验。
(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流程
1.前期分析
(1)分析教材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内容包含的知识点类型,思考是否适合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无实行课堂翻转的必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否会比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好,是否有助于教学问题的真正解决。
(2)基于对教材、教学内容的分析,如果确定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那么接着就要思考是否当前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进行课堂翻转。能否只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进行翻转。也就是说,不进行整堂课的翻转,而是针对某个知识块和教学环节的部分翻转。
(3)如果确定了要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紧接着教师就要思考如何翻转;要确保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在线学习平台和经过精心教学设计的资源。
(4)教师要对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有一个预期,思考翻转课堂教学下学生应当产生什么样的学习效果。
2.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
(1)创建不超过10分钟的学习视频;分析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核心主题,进行问题设计,要求问题是来自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
(2)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引材料,向学生说明如何使用在线材料、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最好提供电子版和纸质版供学生适时查阅。
(3)设计附在教学视频后面的练习题,这一方面是为学生评估和确保自己是否理解了教学视频中的关键内容提供一个自我检测的参考,另一方面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和疑惑。
学生活动:
(1)根据学习指引材料观看教师视频和其他的学习材料,记录有困惑的知识点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
(2)完成视频后的测试进行自我评估,概述自己的学习收获。
3.课中组织
学生活动:
首先分成三组,第一组:聚集到一起,在教室的电脑和个人电子设备上合作地审查回顾那些媒体资料;第二组:把收集的相关资料汇集在一起,和教师一起回顾这些内容;第三组: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情况下,马上开始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理解水平自行加入这三组中的其中一组,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轮换在这三组之间直到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去解决教师在课前给出的来自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