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教学实录及评析(8)

2021-05-08 04:58

师:撒脱、笑着、跳着……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都说明刘老师放风筝时内心是无比快

乐的。

【评析:把这个环节作为本课教学难点的突破口,无疑是抓住了核心。因为教学直接指向了动作描写。写刘老师,作者描写了其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还有作者“我”的心理活动。教者能敏锐捕捉到作者的独特表达秘妙,紧紧抓住人物动作展开教学,力求在此处凿一口井,深入体会刘老师面对生活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教者还能抓住两次动作描写的不同,引导学生体会一个“转”字的担心、艰难和心酸,一连串动作带给我们的快乐、乐观。尤其是能引导学生发现刘老师明明不便于行走,作者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的良苦用心,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动作描写,进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四、关注景物描写,体会衬托作用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文中除了写了三件事之外,还有景物描写,其中以第1、第2自然段最为典型,这些内容能去掉吗?想想看。

生:不可以。

师:老师也是这样认为的。大家看看,这里写了春天里的哪几种景物?

生:柳枝、连翘花、风筝。

师:这三种景物都有什么

特点?

生:它们都是生机勃勃的

样子,都充满生命的活力。

师:是啊!充满活力、充满生机,这不正像刘老师一样吗?看来,这里的景物描写正像王国维说的那样,“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是在借景

抒情。

【评析:环境描写这部分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可以点到为止。教学中让学生思辨能不能舍去,在于其能否启发学生联想,文章各部分是否与主题相关。景物描写往往与主人公的心情和内在的精神品

质密切相关,这里的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


《理想的风筝》教学实录及评析(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