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及能力

2012-08-27 23:14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了解当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意识及能力的现状,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在笔者任教的学校5个级部随机调查了100名学生。根据调查问卷的答案,笔者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喜欢学习数学的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低年级(1~2年级)喜欢数学的学生能到80%以上;中高年级(3~5年级)在50%以下。调查中得知,无论高、中、低年级学生喜欢数学的程度,还和数学老师的教学水平及老师对学生的喜爱程度有关。
        2. 接近90%的学生对自己学习成绩的优劣有比较准确的评价。从评价准确的角度看,高中年级好于低年级,70%左右的学生比较满意自己的努力程度。
        3. 8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会寻求帮助,包括老师、同学、家长及网络等等;10%左右的学生先坚持独立思考,再寻求帮助;5%左右的学生选择放弃帮助。近45%的学生把成绩不好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不努力;30%的学生把成绩好归因为老师的教育;10%的学生把成绩优秀归因为自己聪明;10%的学生把成绩好归因为家长的辅导;另外还有其他的归因如同学的帮助,家教等等。
        4. 数学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大都有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等好习惯或好的学习方法,反之,则相对较差。
        5. 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发展不平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
        二、关于自我评价的观点、内容和对策
        1. 关于自我评价的功效。
  恰当的自我评价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根据观察,凡是自我评价能力强的学生,他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创新学习的能力一般是很强的,成正相关关系。从学生以后的发展看,自我评价能力强的学生,独立开展工作、研究的能力明显要强于自我评价能力差的学生,而且他们的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力通常是高于平均水平的。
        2. 自我评价的内容和措施。
        (1)学习数学的情感和态度。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开展恰当的自我评价,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讨论、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的具体情况和原因,然后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目的教育,引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态度以至比较高的抱负水平。在学习活动中,情感虽然不起直接作用,但如果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强烈情感,就会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探求新的知识。        (2)学习数学的策略和方法。
        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反思自己的策略和方法。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小组合作讨论法,就有点类似头脑风暴的做法,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听取别人的意见时内省评价自己的想法,这样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3)学习效果或学习成绩。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或学习成绩,并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要提醒学生自我评价这节课的内容你消化了多少,对自己有个大体的估计,然后就存在的问题向教师和他人提出,使得问题及时地解决。对于考试成绩,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检查,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弱点、长处和缺陷,然后调整学习计划和时间的分配,有目的地加强薄弱环节。

浅议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及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再谈打造“高效课堂”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