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石激起千层浪,巧设问题惊课堂(2)

2012-08-27 23:17


        三、问题的设置要有“度”——梯度和角度
        1.梯度
        从教学实践看,只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难度适宜且兼顾学生差异的问题,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引发有效思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实现教育的最大化。如“珍惜时间”话题的探讨,可以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设置有梯度的问题:“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你是怎样安排、利用时间的?”“在合理利用时间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做法?或者还有哪些困惑?”“反思自己对待时间的态度,想想自己应该如何改进?”这样就能保证每一个学生有所进步。
        2.角度
        即问题设问的发散性。教学实践证明,多角度、发散性的问题可以拓宽学生思路,引起丰富的联想,让课堂成为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舞台。像“你是如何看待……”、“你是怎样理解……”、“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感悟、教训)”、“我想对他(她)说……”等设问都可启发学生多角度的思维。
        设置的问题如果太容易,就会显得无趣,引不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如果设计的问题太难,学生回答不出,就会挫伤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所以设计问题要把握一个度,有易有难,让课堂有起有落,课堂的精彩也会唾手可得。
        四、设置问题要“活”——具有灵活性
        单调单一的问题设计容易引发学生的视觉疲乏。再感兴趣的话题,如果总是一种思路下去,学生也会感到厌倦,到最后效果也不会太好,所以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换个角度或设计一些逆向思维、跳跃性思维的题目,如可以尝试漫画留白式的问题设计、AB剧式的问题设计、故事续写式的问题设计……这需要我们开动教学的智慧。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是问号。”因此,教师要切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课堂设问,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问,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疑石,激起千层浪,巧设问题惊课堂”的效果。

“疑”石激起千层浪,巧设问题惊课堂(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在EEPO教学方式下探讨学生作文评改的途径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