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库存管理课程中的应用(2)

2012-08-27 23:25


        3.2 积极创造互动条件
        3.2.1 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
        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和课堂教学,学生一般不被允许发出信号,他们要听从教师的指令,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3.3 缜密确定互动内容
        要提高库存管理的互动效果,需把握好互动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库存管理的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让学生掌握课程的主体,熟知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因此,可选择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应用性强、学科研究前沿的内容作为讨论的内容,如,现目前企业存在的库存方面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实现对库存问题的有效管理与保护?这些讨论的有效开展,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知识的理解与学科研究前沿的把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4 深入优化互动方式
        互动方式关系到互动教学的综合成效,因此选择合适的互动方式是互动教学的关键。在库存管理课程教学中,应建立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3.4.1 设置合理的课堂问题
        在一般的教学中,教师就问题提问题,较直观,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综合等能力。而应该将问题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分解成若干小问题,使每个问题既紧扣大题,又有一层的价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回答中培养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越来越灵活,更富有创意,有利于培养出时代的新人。
        3.4.2 设置“生—生”互动的实验课程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环节中,每个学生单独一个电脑,各做各的实验,但在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应该是一个多人协同合作的管理过程,并且库存管理在实际中并不独立,这一业务管理工作是与其他业务工作,比如MPS、MRP、订单管理、采购管理、存货核算、销售管理等环节密切相关,针对这一实际,在库存管理实验课程中运用ERP软件为学生设置了多个部门,让学生在这些部门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并在实验中模拟实际业务操作进行互动,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供应链的整个流程以及库存管理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3.4.3 “老师—学生”角色互换
        在库存管理课程中,有部分内容学生在以前的专业课中接触过,但未系统地学习过,并且未理清其中的理论与库存管理的关系,比如“基于供应链协同的库存管理”这一部分,因此,针对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就采取了“老师—学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老师首先针对教学内容集中命题,然后分组让学生上台讲课,每个小组全体成员一起讨论,查找有关资料,做课件,课件审查通过后,然后上台讲课,讲课结束后,其他的小组的学生可以向这个小组的学生提问题或指出讲授有误的地方,对于这个小组所有学生都不能回答的问题,老师进行认真解答。这种方式能真正充分的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能从当“老师”的过程中发现不足,各方面还远不如教师,从而他们佩服教师,服从教师的正确管理,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从角色互换这种模式中,学生能学到一般教学方式学不到的知识,能尽量发挥自己的一切潜能,能训练应用办公软件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加深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在实际情况中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库存管理课程中的应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师德建设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