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在当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教育必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教师无论是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智力,或是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情感和意志,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活动,也都需要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因而,大力增强教师的影响力,使教师成为点燃火把的火种,才能让外界的教育影响成为学生自觉接受并为之内化的过程。
论文关键词:影响力;业务素质修养;教师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来自于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修养,来自于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来自于教师对全体学生热爱,来自于对学生的人格尊重,来自于学会善待与宽容学生,来自于会发挥好“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一、自身的业务素质修养
这是由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决定的。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时刻都在用自已那双敏锐的眼睛观察着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并不自觉地以教师作为自己模仿的榜样。肩负如此重任,教师怎能不时刻提醒自己:学生是我的一面镜子。
1.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修养。任何教师决不能限于在某一领域内对学生发生影响,他的影响往往深入到学生活动的一切时间和空间。在教学实践中,嗷嗷待哺的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问题,往往弄得你措手不及。如果此时教师能灵活应答,学生心中就会豁然开朗,并会在心中赞叹:“原来我们的老师什么都会!”并能很信服地接受老师的一切影响。反之,你支支吾吾地回避学生的问题,那种失望之情也是可以想见的,此后学生在上你的课时往往表现出心不在焉,甚至对你传授的知识无端产生怀疑,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教师具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各方面的文化修养千万不能不思进取,在现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其所见所闻往往超出教师的所知领域,教师那现有的知识修养就像一鉴方塘,如果没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也会很快干涸。
2.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使班级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教师较强的组织能力是班级一切活动开展的有力保障。我们虽然重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但不等于自由散漫。教师的知识技能要通过一定的教学过程才能传授给学生,这都需要教师灵活地调节课堂。教师还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教师的表达可分为无声的言语表达和有声的表达。有声表达通过口语来实现,教师语言要力求准确、清晰,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要注重把握批评性语句表达的尺度。所谓无声的表达能力是教师借助不动声色自己的动作表情和姿势来实现的。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这是由学生向师性的特点决定的。“身教重于言传。”教师和学生长期相处,无论是知识修养、言行举止、思想观念等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无声的教育契机,对学生加强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当然,这个得从教师的自我教育开始。
1.言行一致。教师的言行不一致往往是教师自然影响力逐步丧失的开始。言行一致不仅表现在对自我的要求上也表现在对学生的要求上,两者对于教育学生来说是相辅相成的。布置学生的任务,教师要做到布置有检查(包括评价),也许开始几次,这个过程主要是依靠教师的权力影响来实现的。久而久之,学生“习惯成自然”,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从而显示了教师自然影响力的魅力。反之,教师言行不一致,学生受教师影响,存在着侥幸心理,即使你的“威力”再大也不能使个别学生“就范”。 2.品质高尚。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一个教师对自己班的学生看得较顺眼,而其他几个班学生也各有特点,这是因为学生身上已不自觉地打上了教师的烙印。教师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作用。“身正为范”,其中教师高尚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的品质不仅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也包括教师在言谈、行动中所应表现出来的风度品质。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气愤之余出现了一些有损形象的言行、举止,弄得学生莫名惊诧,往往事与愿违。
浅析教师的影响力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012-08-27 23:25
浅析教师的影响力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