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自然学科,其基本原理都是建立在生物概念的基础上,因此,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领域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单位,也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掌握生物学概念是学生学习生物学、了解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解决问题乃至进行创造的必要前提。要学好生物科学,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学概念。正确概念的形成,必须通过学习者对相关事实现象的认真观察、比较和概括。这是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必然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既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需要学习者的互助合作。通过学生的思维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事实现象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抽提出来,才能形成正确概念,也就是所谓的概念教学——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新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概念表现出的不同方面,充分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概念。
生物概念是生物知识体系的基础,是理解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石,成功的概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概念的形成。尤其是初中生物学为学生引入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术语,对于初中生来说,它们都是陌生的,跟生活中的某些意义不同,并且也是抽象的。。概念教学注重学生前概念的了解,并基于学生的认识来设计教学,帮助孩子建构概念。如何使学生形成、理解和掌握生物概念,进而掌握生物规律,并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是初中生物教学的核心问题。这需要教师根据概念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教学。
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
许多生物学概念比较微观、抽象,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是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难点。假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则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概念。
1、利用具体事例和学生已有经历经验,引起概念教学
一个生物学概念的形成,是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综合、归纳等抽象思维,把事物的一般本质属性抽象出来给予定义,然后再推广到同一类事物上去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实物投影、实验等形式呈现具体事例的事实、现象、图片、影像视频资料等,例如讲解生态系统是可以通过播放《喜羊羊与会太太狼》的视频,一青青草原为例来分析,这样既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概念教学。
2、 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解释或解决具体事例问题,强化概念教学
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在概念教学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把抽象的、微观的用语言念一表达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简单化。有利于概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