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写作教学的几点看法

2012-08-31 15:46

 我在初中承担语文教学已经10年多了,发现学生中真正喜欢写作文的很少,普遍存在着不爱上作文课,不爱写作文,厌烦作文,写不好作文。教师对作文教学束手无策,常常为学生写不出有思想、有内涵、有文采的好作文而纳闷、苦恼,却又无计可施。但考试中作文分总是占有很大比重,所以不得不写,不得不练,不得不教。作文成了一烫手的蜜饯,甜美诱人,却又难抓。然而,写作文却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方式,也是最能展示学生思想深度、情感厚度、人文关怀的平台。很难说一个不会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的学生能学好语文。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促狭的课堂、课本教学模式截断了学生写作文的“活水”源头。

一个人要想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不大量阅读背诵范文是绝对不行的。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能把万卷书读到“破”的程度,显然已是把经史子集熟记于心了。事实上,一些喜欢读课外书的学生,知识丰富,提笔成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见多读书,是学生作文的“活水”源头。否则,学生头脑干涸,无水可流,怎写得出文章。学生说“我不会写”,其实往往是没得写。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在课堂上,老师要精讲,强化诵读,要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让其走入文本,从精神上、思想上、情感上把握作者神思,欣赏文本精华。其次,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历史经验证明,凡是文章写得好,有成就的人,没有不读过很多书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历代文人追求的目标。再次,平时多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如每日一字、课前三分钟演讲、一句话格言、每周一诗鉴赏、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每个寒暑假阅读几部文学名著,并适时写出几篇有学生个人见解的读后感。通过这些看似零碎的活动,可以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因为真正的写作能力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长期熏陶积淀的结果。

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是写不出好东西的,有生活阅历,却不让其写,也写不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作文应该是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记录,是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认识、感悟诉诸文字的一种自由的创造过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帮助学生认识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不停地写,让学生写出存在的东西,写出平凡的生活。社会是最好的学校,生活是最好的教育。外国的写作教学贴近生活,关心生活。而农村学生不太了解社会,不熟悉生活。学校进行封闭式管理,担心出事,不敢搞活动,不敢带学生外出去了解、熟悉社会,家长也害怕学生混入社会,与不良人员交往,束之太紧。沉重的课业负担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整天在题海中“泅渡”,书呆子一个,社会生活能力低下,社会视野狭窄,对社会了解简直是一个空白。所以他们写作文时就只有瞎编乱造,移花接木,无病呻吟,甚至故作高深。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深入生活,给自然社会人生赋予生命的情感。这才是作文强调的真实——情感真实。学生的情感世界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体味生活,感悟美好,学生一定会写出灵性的、具有活力的“自我”及“我”眼中的生活。

三、不能很好的利用学生资源。

对初中写作教学的几点看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