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盘我做主---浅谈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2012-09-13 20:28

 

 
摘要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我切身感受到当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是改革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教师要转变观念,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真正做到还课堂于学生。
关键词    自主   课堂    情境
当今语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中,最根本的是有些教师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 做到还课堂与学生,没有真正实现学生的“我的地盘我做主”。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我切身感受到当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将备课当成“抄教案”,将上课当成“演教案”,将学生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加上机械重复式抄抄写写,以及为应付考试而做的大量练习,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相互作用。因此,我认为“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是农村初中语文利用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 “自主学习”的课堂的重要方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努力让学生做到“我的地盘我做主”。
     首先,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学习,自觉参与教学过程,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应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的平台。然而我们有些老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讲求什么师道尊严,一味地追求所谓“严谨、有序”的教学气氛。怕学生在课堂上“节外生枝”,打乱了原有的教学思路,干扰了教学进程。其实,教学的系统性、严谨性并不能反映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这是以教定学,而不是以学定教。学生在课堂上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先有求异,然后求同,恰恰说明了课堂教学的“活化”,也只有在这种“活化”了的课堂中,学生才能实现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学习不只是结果而且也是一种过程。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全面、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我认为若要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需做到七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读,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段意让学生自己概括,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方法让学生自己寻找,重点让学生自己思索,难点让学生自己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教师也要为学生设计多样化地参与方式。如,质疑问难就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学生只要能提出问题,那怕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悉心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通过以上方式,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始终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学习,从而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其次,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如,在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时可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以备课上与同学、老师深入研讨。四用,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这样可在课堂上节省大量的时间用来进行合作、探究和交流。通过这些自学方法的传授,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通过课前的预习、自学,学生对一篇新课文的内容已熟知六七,剩下的任务是否全由老师在课堂承包呢?非也!在课堂内,依然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为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课堂上,要想让学生自学得好,教师要做一个出色的导演。我指导课堂自学一般主要有以下步骤:1、以检查促自学。就是在课堂上检查学生课前自学情况。这样,既可以对学生起督促作用,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检查,可以让学生读课文,可以让学生板演字词,可以让学生就课文发表见解。通过检查,老师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快速捕捉课文要点的能力。2、讨论解疑。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就课文质疑,其他学生帮解答或师生共同讨论,这是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的问题,首先应当是学生在课前自学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讨论得以解决。然后教师把备课时精拟的有关课文的学生未涉及的有价值的问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学习。讨论的方法有两种:(1)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教师来回巡视,也可参与学生的讨论之中,适当点拨启发、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中,可分组评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2)集体讨论,即组织学生集体研讨,讨论后,学生对问题举手发言,也可把学生请上讲台,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对于一些仍有疑难的,学生学了也不解的,老师就要教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明辨是非,寻找结论。在课堂自学指导中,老师要做到有张有弛,有放有收。3、深化: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最高境界,老师利用课堂上学生掌握的新知识,引导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可以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化,同时又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带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我的地盘我做主---浅谈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劳技课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