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是育人。现在,我们周围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在亲情的缺失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就会使一部分孩子变得孤僻、烦躁、厌学。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深感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教育他们,如何让这些孩子体会到爱的温暖和家庭的温馨呢?这是我多年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一直尝试研究的课题。我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努力让这点点滴滴的温暖汇成爱的海洋。
一、在班级中营造家庭氛围
每接手一个新班,我第一件事就是在班级中营造浓浓的家庭氛围。新课程倡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首先,我带领全班同学把班级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地拖得亮亮的。学生坐在教室里,自己也觉得舒服清爽,这和他们在家打扫卫生一样。其次,我会上好一节主题班会课,在这堂课中,我告诉他们,现在的班级就是我们的家了。我们将在这个家庭中完成我们的学习生活。我是这个家的家长,是同学们的妈妈,困难我们一起克服,快乐我们一起分享。同学们是你的兄弟姐妹,你们要和睦相处。男同学要保护女同学,女同学要关爱男同学。最后,我们全班人一起来布置我们的家。我们班有一个废品收集袋。同学们喝过的饮料瓶和废纸会被收集起来送进收购站。这笔收入我们用来买洗洁精、买肥皂、买扫帚的必需的生活用品。剩下的钱就会被用来美化班级。买彩纸、买鲜花。能写的写,能画的画,发挥自己的特长。那几盆花也交给同学们。浇水、上土,早上端出去晒太阳,晚上再把它们收进班里。事实证明,付出的越多,爱的越深,也才越能找到当家的感觉,越把班级当成自己家。他们喊的口号是“八(4)是我家,我爱八(4)班。”就这样,一个四十多人的家庭就开始了日常生活。
通过班级环境卫生整理、教室布置、主题班会课等活动的开展,同学们付出了汗水与智慧,一个充满的简单、温馨、舒适的“家”已经初具雏形了。
二、化师生情为浓浓亲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维系不是依靠所谓的“师道尊严”,而是依靠师道尊严之外的人格魅力,依靠教师对学生影响,依靠教师的关爱。所以,班主任不能“居高临下”,摆出“教育者”的架势,说话总带着一种职业的“指令腔”。有些老师习惯“威严”的对待学生,找学生谈话,很少让学生坐。学生常常处于挨审问被盘查的地位,师生之间没有平等的发言权。学生的心里话还没说完,老师就滔滔不绝起来,学生不许插话,更不能申辩、顶嘴。师生之情都被淹没了,哪还能成为学生的亲人呢?
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不热爱学生,不能取得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爱戴,那么最好让他离开教育岗位”。我爱学生,我也要让全班同学喜欢上我、爱上我。首先,我要做的是拉近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我不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我走到他们中间去。摸摸他们的脑瓜或与他们眼神相对会心一笑或开个小玩笑。记得有一次,两同学在玩耍,玩着玩着恼了。一个急得打了另一个的头。我批评他们之后,问:“你俩谁是鲁提辖行侠仗义?”两个小家伙都不好意思得笑了。其次,我的课堂不能死板,要活泼、要轻松。对学生来说,每一次背古文解释是最枯燥乏味的。但又不能不背,怎么办呢?我有时让女生教男生,有时让男生提问女生,之后,我就用“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抽查。谁错了,不要紧,他还有一分钟的再背诵时间。这样的效果奇好,全班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间了。班级气氛活跃了,孩子们快乐了,他们也就盼望上我的课了。最后,我是女老师,我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班里的力气活我干不动,我会请孩子们去帮我。他们边干活,边跟我说话。我呢,给他们抱衣服、到一杯水、抓一把糖,说说自己生活中的糗事。汗淌出来了,感情培养出来了,学生的心甜起来了。
通过这些小事,学生知道我爱他们,体会到我对他们的亲情,快乐、温暖洋溢在每个同学的脸上。
三、区别对待学生的性格差异
“种花要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班里四十多个孩子,每个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孩子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同样的问题,我处理的方法却有可能截然相反。例如,我们班的司玉同学原本聪明,但因母亲与父亲不和,母亲离开了家后,这孩子就令人难以接近。他第一次抓小女孩的辫子,批评教育后,又打了张浩同学,还没尘埃落定呢,他又跑到音乐教室跟唐老师吵起来了。我把他带到办公室,他说:“老师,你打我,你为什么不打我呢?”我真想打他,我手举老高,但到他头上时,却变成了抚摸。他眼泪流出来了。我说:“你喊我姑,我就打你。回家问你爸,以后你就是我侄子。”后来,我到班里告诉我班同学,司玉是我侄子。以后每语文课背诵第一个我就找他。果然,司玉的语文成绩就提高了。我借此机会,在班里表扬他聪明肯学。从此以后,这个孤僻的孩子、自卑的孩子没事就跑到我身边来跟我说话。而对我班另一个学生周丰,我采用的是另一个方法。他家人娇惯孩子,孩子没事就去上网。我对他妈妈说,周丰零花钱太多,天天上网,可以不上学了,就让他在家玩吧。他妈妈听了大吃一惊,急了,说:“好,我不乱给他钱了,回家我再跟他说说。”第二天上课,我指着一首诗,限定周丰三分钟会背,否则就别上了。别说,这法还真管用,周丰一分钟就会了,他并不是一个笨学生。我在班里使劲表扬了他。从此,他在学习时间一次也没有去上网,语文成绩也逐渐好了起来。
“过雨荷花满院香”,教师应倾注所有的爱到每一件小事中,关爱每一个学生。只要我们把班级变成一个充满爱的家,所有的孩子就都会感受到爱的温馨的,就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