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需要情商教育

2012-09-25 14:56

 

新课程改革的出台,再一次警醒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扭转长期以来单纯用智商作为衡量一个人成才素质标准的习惯,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人”。教育的目的是充分挖掘人的潜能。由此,学生的情商教育刻不容缓。一般说来,高情商者表为:有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丰富而稳定的情感,稳定持久的注意力,良好的意志品质,完整统一的人格面貌,良好的社交能力与适应能力,以及面对挫折与失败的耐受力等。低情商者表现为:情绪自制力差,情感贫乏,注意力涣散,意志品质差,人格障碍、缺乏交际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受挫承受力差等。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在现代社会里,在人的成功要素中,智力因素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甚至情商的影响更大。
教师都有这样的发现和体会,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积极态度或较高希望,与其相处和谐融洽,经常走入学生中间,学生对你会十分的热情。上你的课,做你那门的作业,十分卖力,定有同学说:“我们喜欢那个老师,所以也喜欢他教的那门课程。”这恰恰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是儒家经典阐述的“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思想。因为亲近,所以喜欢。学生就积极合理地表现自我,也就有机会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正好是一个促进学生情感智慧发展的过程,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师的态度对学生一生的个性发展具有潜在的、广泛的、长远的、深刻的定向作用。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尽可能地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避免用忽视、否定、不公正、贬低等方式对待学生,积极创造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的环境,以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学习的兴趣。
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但决非风平流静,顺水行舟,而学生对此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学习上的疑难,考试中的失败,教师的指责,都可能使他们信心丧失,情绪起伏,态度冷淡,认识偏狭,实在是缺乏良好的学习品质。而情商教育的内涵,不外乎是对自我情绪的认知掌握与对冲动的克制,这都是学习品质的基础。一个人的学习品质源于个人的情感能力。因此,培养提高学生的情感智慧,首先应是对学生进行学习品质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挫折自理自律,培养意志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智力相当、条件相等的条件下,成功的概率更倾向于那些非智力因素。善于控制不良情绪,才能稳定自己的注意力,才能锻造出良好的意志品质,才能应变或适应意料之外的变况,这是学习成功的保障。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教师应明确地告诉学生,任何人皆有不同的能力、兴趣及长短处,应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发挥所长,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也应依个别差异对学生的学习或行为制订适应的考核标准,以增进学生对自我身心条件的了解。竞争是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必然,没有竞争,无以求生存、求发展。当今的学生竞争意识相对薄弱,或恐慌、焦虑,或自暴自弃,回避现实,或自卑怯懦,不思奋起。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让学生生活在竞争的环境中,时常有紧迫感,逐渐形成竞争意识,这样,才能敢于面对挫折,具有失败的耐受力,同时也就拥有为完成责任而必须去创新的精神。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鼓励学生拟定恰当的目标和理想,抛弃过高而不切实际的期望及竞争,以避免过多的失败、挫折而陷入长期的焦虑、悲观情绪的困扰中。
我们的教学,既要重视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也要重视学生对自己、对社会、对学习、对生活的感情感悟能力、情绪调控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不善于化解学习阻力的人不能够真正的学好,所以情商能成为学生最终走向成功的精神核能源。

教学需要情商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