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2012-10-09 15:21

 

摘要:加强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分析了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对策。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体育兴趣
对体育兴趣的培养作为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在体育教材和体育大纲里均有专门论述和明确的规定。然而,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体育课从小学到大学始终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学生经过十几年的体育课学习,真正对体育课感兴趣的并不多。不喜欢上体育课和对体育课抱无所谓态度的学生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并呈逐年上升超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 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
1.1 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
一旦有了这种体育需要,就会对其渴求学习和参与的体育活动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参与的学习参与热情。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能否充分满足学生的这种体育需要,直接影呼响着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2教材的特点与数量
愈能满足学生直接体育需要的教材,愈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一般来讲,趣味性、娱乐性和竞技性越强的教材,愈具有魅力,愈能吸引学生。教材的数量也是响学生体育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学生体育兴趣与爱好的特点,一节课中主要教格最好是一项(新)。因为体育教材的掌握除理解、记忆之外,更重要的在于进行反复的身体练习。如果教材内容多,每项教材没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学生必然会因学无长进而丧失学习兴趣。
1.3学生的动作技能水平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的形成有赖于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但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体育兴趣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动作的深度(精),即动作技能的水平越高,越易增强其学习和练习的兴趣。因为技术水平越高,越能体验运动内在的魅力,领悟动作的奥妙,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1.4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和练习的兴趣。为此,必须尽可能地保证学生在每次课中都能获得快乐。积极的情感体验,其中也包括受一定辛劳和痛苦之后的快乐体验。只有当学生真正体验到身体练习过程中的愉悦时,才能“以苦为乐,乐在其中”。从而喜欢学、乐于练,使合体育兴趣不断得到提高。
1.5课的类型
体育兴趣的形成与发展与课的类型密切相关。实践证明,选修体育课较受学生欢迎,因为它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育要求与兴趣爱好进行学习和训练的,并能从中获得成功与快乐,这样就促使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得到不断地巩固与发展。
上述因素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是互相影响的,应注意它们的综合作用。在实践中应从这些因素入手,探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具体途径。
2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几点措施
2.1增强意识经常化
学生的间接体育需要是以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和提高对体育的认识为目的,在体育教学中必须使学生认识到参加体育的重要意义。虽然这种间接的体育需要没有直接的体育需要保持长久,但经常的强化,不断地教导,慢慢形成习惯后,间接兴趣也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
2.2设置成功个性化
学生对体育感不感兴趣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在课堂上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体验的多少,所以,必须改变以往的以运动技术为核心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要求应使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就能达到。采用能够充分展示学生能力,又能让学生得活、用得活的方法,使学生对每次课的练习都有一种新鲜感和快乐感。也可以降低某项练习的标准和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
2.3体育选修多样化
《体育与健康》新大经纲,除了安排必修项目,还安排了选择修项目。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某一个项目作为专修课目。根据各学校的情况,一节课可以安排几个教学内容供学生选择,让学生进行自由学习与锻炼,让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地发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能力,使其享受成功,养成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4教学手段多样化
单调、枯燥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乏味。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练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切实可行的。如采用录像、多媒体电化教谠等手估段,或是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如50m短跑是一项很单调、枯燥的练习项目,平时练习时,也只有少数同学能跑在前面,而大多数同学就感到乏味。教学中如采用让距离跑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分别站在各自的起跑线上起跑,跑得快的同学有追赶的目标,跑慢的同学为了不让同伴追上,用力跑,这样课堂就活跃了,练习起来就没那么单调。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把“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思考、摸索、判断,从中获得正确的答案,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2.5考核与评价科学化
以往的体育考核基本上是统一项目,统一标准,由于学生的身体状况,体育基础,运动技能的水平各不相同,而用同样的标准进行考核,显然有些不够科学。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某个项目教学以前,有的学生,几乎可以不需要怎么练习就可以及格,甚至达到良好、优秀标准,而有些同学即使刻苦练习也很难及格,这样便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新大纲对体育课的成绩考核与教学评价作了重大的改革,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中的表现为中心。突出考核的激励机制,把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结合起来。根据这一精神,在执行中,首先是必须打破过去的统一标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努力程度与进步幅度,使人人都能体验成功,增强不学习兴趣。其次,打破过去统一的考核项目,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考核项目。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既可以发展特长、提高兴趣,又可以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与理想的考核成绩。

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