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诚信危机,中小学生诚信现状,诚信是基石,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学校德育、榜样的作用·······。
前不久,央视“新闻周刊”就深圳豪华跑车飙车撞人案进行了深入调查,尽管深圳警方出示了大量证据证明肇事司机为打工仔侯某,然而受害者家属及广大网民却坚决认为侯某只是一个顶罪人,而真正的肇事人为侯某的老板。这一事件曾一度闹的沸沸扬扬,主要反映了当前百姓的仇富心态严重,更重要的则是从一侧面折射出广大网民对政府、对社会的不信任感,不相信警方的调查结果。
老百姓为什么会如此不信任政府、不信任社会呢?环顾现实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太多了的事情让我们不敢相信:如经济领域的制假贩假,政治领域的腐败,职业生活领域对敬业精神和诚实劳动的“贬值”,以及由此而出现的假机构、假警察、假工商等,甚至假新闻、假婚姻、假文凭、假招聘、假酒、假种子等等,太多太多不诚信现象的存在和泛滥,使百姓什么都不敢相信,我们的社会已陷入了诚信危机。
所谓“诚信危机”,是指目前社会中人们因诚信道德品质严重缺损而导致诚信问题行为频频发生的状态及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因其产生范围的蔓延性、影响的腐蚀性、对社会发展的破坏性,有人又把它称为“诚信缺失”。我国的“诚信危机”突出表现为以经济领域作为辐射中心,向其它领域扩散;以成年人为主体,向青少年蔓延之势。那么,青少年目前的诚信素质究竟又如何呢?
当代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总体来看,当代中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近些年来社会上的一些失信行为给中学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侵蚀,学生的失信行为有所增加。据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校长研修班的《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水平调查分析》一文中提到的学生诚实问题显示,学生知道班内某同学犯了错误,老师或学校向学生调查时,持“推托不知道”或“略去重要情节”态度的学生占有效问卷总数的50%;关于学生考试作弊问题调查结果表明,有近30%的学生认为有半数以上的学生都曾经有过考试作弊行为。有不少中学生认为,现在社会没有什么诚信可言,做老实人“吃亏”,讲信用的人“无用”。因此,我认为:诚信教育,应从中学生抓起。
一、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是一切美德的基石,一切良好道德品质都必然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一定要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青少年诚信缺失的原因:
当代青少年诚信缺失,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大方面: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教育的缺陷与失当和学校教育的偏差与失误。
1、社会大环境是影响中学诚信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上功利主义盛行、信用缺失造成的种种不良现象对学生,尤其是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导致人们对诚信的背离。助长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滋生。一些人便置良心与道德于不顾,不择手段地追求自身利益。一些人把个人的享乐当作自己的唯一权利,投机取巧,蒙混逃避,而把诚实守信的品质和对社会的责任抛之脑后。
2、家庭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是诚信教育的启蒙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同时又是其子女的终身教师。家长在青少年诚信教育中应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责任感不强、成才观偏颇、教育方法欠妥等造成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陷。
3、学校是知识与智慧的海洋,是青少年成长的沃土。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然而,面对市场经济的多元信息和价值冲突的新情况、新问题,学校教育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应对措施,甚至出现偏差与失误:如在教育理念上功利主义色彩浓厚,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自身存在种种诚信偏差,部分教师缺乏诚信意识,师德失范,影响了青少年诚信品质的养成。导致育人功能弱化,特别是在诚信教育方面,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
由此可见,对青少年进行诚信教育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下面就我们学校应如何加强对青少年的诚信教育谈谈自己的观点:
三、学校应如何加强对青少年的诚信教育:
第一,要建设校园“诚信文化”,努力使诚信成为学校成员的共同价值标准,形成传统的校风。这样使每个人都能生活在一个诚信的学校环境中。这种诚信文化应当体现在学校的制度文化之中,应当体现在学校行为文化当中。营造一种浓厚的诚信氛围,在校园内创造人人诚信、事事诚信的氛围,让诚信者得到实惠,让不诚信者付出代价。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让学生相信,尽管社会上不讲信用的现象不少,但诚信为人仍将是我们遵守的原则,诚信应是社会的主流,只有在这种良好的学校环境下,我们的学校教育才会更有实效,学生的诚信意识才能得到更好的确立和巩固。
第二,要重视诚信教育,老师和家长往往希望孩子是一个成绩好的孩子,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但是往往忽略了让学生成为一个诚实有信用的孩子。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但是,这个学生即便学习成绩不优秀,也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只要是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他仍然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过多地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以学习成绩的好坏、能否考上重点中学、能否考上大学,来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成功。而忽略了对孩子道德品质教育,对孩子诚实讲信用方面的教育,这种现象应该不断加以改进。
第三,教师要做诚信的楷模,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道德追求,不断完善自身人格。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都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因为道德教育面向整个社会,面向一切人。而且任何人的信念、品质以及自我调节和干预社会道德生活的能力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也不是一经形成就不再变化的。任何人都需要不断汲取道德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要求。教师尤其需要有较高的自我道德要求,在诚信道德领域先做学生,再做先生。
诚信教育,应从中学生抓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巧设情趣 因学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