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安排共读时间,提供阅读实践平台。
自学校主抓课外阅读习惯培养以来,学校在原来每周两节阅读课、每天早晨20分钟晨读的基础上,又将每天中午11:50——12:20这段时间定为午读时间,由班主任带领,各班级学生在教室一起静静地看书,此举有三大好处:一是保证了每名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二是学校创设了一个大家都来读书的氛围,使部分不爱读书的同学也在制度的刚性要求下捧起了书本,并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逐渐亲近书本;三是最主要的一条,即“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 。“午读”制度就是这样一个为学生提供“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的大量阅读实践的平台。
5、填写记录卡——让学生留下阅读轨迹。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为了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后看到自己的阅读财富,获得阅读的成就感,学校设计了一份非常精美的课外阅读记录卡,让学生每阅读完一本书,就填写在记录卡里,(即记录基本信息文章名称、作者、主要内容等),并由家长、老师签字(确保孩子确实在家里、在午读时间读过此书),学期末班主任在班内开展一次评比,看看谁是读书明星。这种记录阅读轨迹的办法既让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又激发了孩子们之间的竞争心理,所以大多数孩子都比赛起来——你读得多,我比你还能读!一时间,读书热在各班级悄然兴起。
6、开展读书活动——巩固学生阅读兴趣。
为推动课外阅读活动的持续开展,培养同学们的良好阅读习惯,学校经常举办各种生动有趣、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读书活动,一来,孩子们课外学来的知识拥有了用武之地,有助于继续巩固他们的阅读兴趣,二来,孩子们通过实践,真正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有助于他们主动去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今年,我校开展的大型读书活动有:“我读书 我快乐 我成长”——营造书香班级主题队会、“开卷有益”辩论赛、理解“沁人书香、浸润成长”好书朗诵会、 “好书伴我成长”交流会、“一起读书 共同成长”——星海艺校为农村小学生捐书活动……
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学生读好书兴趣明显提高,选书也趋于理性。近期,学校做了一个调查,通过数据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孩子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