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唤醒参与,展示语文学习的魅力。
教育应是一种唤醒,它唤醒学生的荣辱心和求知欲;教育是一种关爱,它关爱学生的终身幸福;教育是一种发现,它发现学生的生命之美;教育更是一种展示,展示形象之美。展示思维之美,展示气度之美,展示人性之美。
教师要充分解放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仅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从以学生展示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做起,营造快乐的展示审美时空。从而让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占领课堂,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对赏识学生,对学生的展示进行适当评价。当学生出现一些不足时,要宽容学生的失误,还可以采取小组竞争、计时抢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审美时空”的控制
语文课堂教学审美时空的建构,不仅要善于激发审美时空活力因子,还要运用和掌握各审美时空的节奏,从而令“审美时空"按照教学目的精彩而完美地运动,使审美时空的节奏达到和谐佳境。
1.控制情感,形成情感节奏的波澜。
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感氛围、以情传情、以情激情、以情育情;善于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情节的高潮部分,寻找情感的爆发点,以形成波澜起伏的情感节奏。师生的感情随着课堂审美时空的变化而发生着起伏。
2.锤炼语言,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
教师的语言应该是经过锤炼的。教师要以抑扬顿挫的语调,给学生听觉上的美感,诱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赏心悦耳,妙然心悟。抑扬顿挫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优美的语言诉之于听觉,应当音量适度,语速恰当,语调和谐,应该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学气息浓一点。
3.把握节奏,呈现教学结构的起伏。
课堂教学采取适当的节奏:有张有弛,张弛有法;有疏有密,疏密得当;有高有低,错落有致;新颖多变,起伏和谐,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每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在设计教学节奏时,既要从学生大多数认知能力出发,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保证课堂教学信息的密度有疏有密,疏密有度、疏密相间,让学生按有张有驰的心理节律,以旺盛的精力,更好地接受教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