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操作实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05-13 10:23

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要求的变化,培养加工操作人才的院校也应当及时调整和改变教学方式。数控加工操作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应该创新,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尽可能提高数控加工操作水平和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一、现阶段数控加工操作实训课程的普遍问题

1.教学内容与实际存在较大差距

在当今科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控加工设备及操作工艺规范的改进提升速度非常快。所以,当实训教材产生的时候,就已经与当时的加工水准存在差距,加之实训内容、实训设备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滞后,造成所学实训技能落后,甚至完全不实用。

2.实习岗位不足,实习时间太短

数控加工操作技能,要求的是动手操作能力。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必须依靠实践岗位以及足够的训练时长。目前的数控操作实训,缺少足够的岗位,同时操作时间也太短,无法使学生充分领会和掌握操作技能。

3.师资力量限制

数控操作实训需要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同时对于教学所用操作实训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目前,院校缺少优秀的教师人员,数控教学设备、仪器缺口较大。薄弱的师资力量严重制约着数控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数控教学模式没有实质的变革,仍然沿用传统注重书本和考试,忽视实践技能考核的落后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不足,缺少主动提升个人知识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和改进教学内容的动力。

二、数控加工操作实训教学改革建议

1.教材紧跟技术发展步伐,趋向实用化

在教材编纂方面,要考虑数控加工的社会实际需求。首先,教材应当扩大选用范围,选取最新出版的适合教学的版本,尽可能使教学内容与当前实际水平靠近。其次,数控加工领域非常宽泛,专业不同,教材也要有所侧重,增强专业性,提高面向社会和企业用工的实践性。最后,教材不可能全方位涵盖数控加工理论、技术、工艺、规范等内容,这就要增加辅助教材,丰富课程内容。

2.立足实践目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及方法

理论知识的储备。熟练一台设备,就必须对这台设备的工作原理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数据设备涉及机电液等方面的知识,宽泛但不深奥。所以,在实训前的理论教学阶段,教师要合理设计讲解内容和方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寻找合适的视听资料,透彻说明讲解作用机理。另外,在行业状态及发展前景方面,要建立学生的信心和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数控实训室的管理

数控实训室是专业技能训练和提高的场所。首先,虚拟设备要具有极高的真实性,使学生进入生产加工氛围。其次,相关的规章制度及操作工艺规范、岗位准则、注意事项,都应是教学内容。再次,实训室的布置应当借鉴企业厂房实际布置,同时要考虑学生的特殊性,兼顾实际与教学。再次,真实设备的加工操作,要注意安全设置。最后,尽可能充分利用设备,采取学生分批轮流操作,教职人员同样分批轮流辅导,教学时间充分延长,鼓励学生自主加长练习时间和次数。

数控加工操作实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谈舞台美术的综合性特征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