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2)

2021-05-13 10:24


  三、发展趋势分析 
  (一)就职压力大 
  当前大学生的数目已经远远超过了需求,所以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当时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导致最终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一头雾水,无处可去,这都是当前大学生们的压力所在。所以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导向以及就业疏导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学校的就业处都应该在大一的时候就开始为大家进行就业指导,不要走形式上的教学模式,要让同学们真正的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并将压力转换为动力并为之拼搏。这就算是开启了一个新领域的大门,让同学们感受到自己职责所在,为未来进行一步步地规划,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 
  (二)家长的辅助 
  同学们一直身处校园,受到家长和校园的影响是最大的,家长应该与学校之间加强联系,定期了解同学们情况[1],适当对同学们制定相应的计划以及进行相应的心灵疏导,作为此刻心智尚未成熟的同学们,需要加以引导,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够最终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很多家长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孩子,这也是导致他们最终失败的导火索,所以家长的关注非常关键。 
  (三)发展规划 
  作为校方应该对同学们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规划,从现在的发展形势进行客观分析,让同学们及时了解当前的就业情况,为自己今后的职业道路进行整体发展规划。对于不同性格的同学要区别对待,针对同学们性格方面就需要心理辅导员的出动。[2]掌控好每一位同学们的心理情况,再对不同的同学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学校也应该对不同专业的同学定期开展实践环节的教学,在相互穿插的教学当中同学们的理解能力会有所提升,而且会更加贴切有融入社会的感觉,现在大学生所急需的就是融入社会的能力,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摩擦出现的时候自己将如何惊醒处理,当在社会上遇到挫折时候应该如何进行应对等。这些问题很多是单纯口述无法进行教学的,需要同学们在不断摸索中不断地提升个人的能力。 四、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 
  (一)思想教学模式 
  在当前的历史形势下,德育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这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德育工作者要思考和研究的不仅仅是一些表面的做法,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面对整个德育战略以及德育学科发展等重大问题,要在宏观上考虑德育问题教育的实质,满足社会的要求,迎接社会的各种挑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3]基于对此的认识,本文提出以下几点解决途径:以加强“两课”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深化“两课教学”,“两课”即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它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当前“两课”建设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切实解决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材料、进头脑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二是以思想品德课为基础,增开相关的选修课,如人生观、就业指导、心理卫生等。 
  (二)建设高水准校园文化 
  切实加强大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引导大学生全面成长高校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无可替代,高校教师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大学生发挥着引导作用,既影响大学生的学生时代,还会影响大学生的一生,教师要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才能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大学生健康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建设高层次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校园文化包含有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公益性、娱乐性、健身性等活动内容。它又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是具有鲜明的特性。充分发挥校级及院级的文化艺术团体的作用,使其成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和引导者,切实地加强专业性的指导,为有才艺的大学生们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展现自己的能让我们大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行。在这同时,要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现象,正确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各项有益的校园活动,使大学生置身于一个健康纯净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五、结语 
  处于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的时代,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个人竞争力是每一位家长和每一所学校都关注的。当前大学生处于一个深受家长溺爱的时代,无形中又给他们带来很多负面影响,[5]所以如何提升大学生的个人辨识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培养是家长们、学校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为同学们进行讲解,让同学们对未来有明确的认知,[6]并且让同学们从迈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对自己的未来着手进行规划,这是大家所共同期盼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各大高校都会为国家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全方位高素质人才。 

当代大学生思想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