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培养师资队伍培养学生发明创造能力

2021-05-13 10:24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基石,发明创造是科学技术发展重要体现,国家必须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是引领学生学习、发展的带头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必须先从教师着手,重视教师的培养,建立创新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任务中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高校;师资;创新;培养;发明创造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012-02 
  一、前言 
  现代社会是创新型社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发明创造的重要性非常明显,其在高等学校的教育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成为了教育界的共识。高等教育区别于小学及中学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其专业性与高深性,从国家的统计来看,大多数的创造发明均来自高等教育中或者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1]。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大学生发明创造能力,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人、教师及学校自身、社会发展、国家前途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信息时代,电气信息类的创造发明,更显得与人接近,而且涉及范围非常广,比如家电、手机、电脑以及其他电子产品。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技术一直在发展,但在发展中会遇到较多的技术瓶颈,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需要更多的发明创造类型的人才,才能立到不败之位。在高等教育阶段,如果能构建成功的大学生发明创造能力培养模式,对这个社会和国家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高校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组织,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学校的环境及设施是基础条件,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及人生引领者,对大学生发明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培养学生,要从教师开始,培养对创新具有启发意义的师资队伍,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这样创新型的师资队伍[2,3]。 
  二、师资队伍的组建 
  (一)组建多支合理的科研学术团队 
  一般一个高校分为不同学院,学院再分为不同学科,比如和电气信息相关的学科有光电类、微电子类、自动化类、通信类等,而其中一类中,可能有多个教研室,教研室中的教师和学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研团队。在这些教师中,我们很有必要根据职称、研究的方向、年龄等组建科研学术团队。在职称方面,根据教授、副教授、讲师等按一定比例组建,教授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起到团队领头人的作用,把握科研的主要方向、创新的来源,可以通过项目申请等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副教授则是团队力量的中坚,他们既有一定的科研经验,又具有比较旺盛的精力可以投入科研中去,愿意带领学生一起前进。讲师和其他一些年轻的老师,他们是团队新鲜的血液,在人生的起点,他们往往具有非常强劲的动力,是科研的主力军,且更易和学生在一起学习、努力,愿意和学生一起发挥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在研究方向方面,一般为了增加科研的力量,都是同一个方向的老师组成一个队伍,另外在复杂的研究方向中,也会存在各个方向的教师,比如有关机器人的研究,涉及机械及自动化、计算机、电子传感器等各个方面,各方向的教师要合理安排,做到分工明确、通力合作,利于发挥各位教师的最佳水平。 
  组建学术团队除了人员安排,还要包括科研方式、成果资料库等的统筹。科研方式、成果资料是伴随科研团队成长的技术结晶,能够有效地指导新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团队研究的延续性,并为后续师资力量和学生提供参考。在有高年级、具有一定项目经验的人带领下,新的学生学习新方向、进入课题则相对容易。同时,成果资料将是后人研究的基础,后人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容易激发创新思维。 
  (二)组建一支大学生学科竞赛、科研立项团队 
  每年在全国、各省范围内,不同机构都会组织不同等级、不同方向的学科竞赛,这是锻炼学生非常好的平台[4,5]。学生是学科竞赛的主力军,特别是在本科阶段,如果不主动参与各种竞赛,学生的实践机会相对较少,专业技术方面得不到提升。通常,学科竞赛是自由参与,属于团队之间的竞争,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竞赛准备、进行过程中学生既能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个人技术水平,还能发展团队合作精神。 
  除了学科竞赛之外,学生还能有机会参与国内或省内组织专门提供给学生申请的科研项目,特别是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在大学中,它是各种发明创造诞生的重要平台。高校培养发明创造的人才,不仅要注重提升项目中的技术和创新意识,还要教会学生进行项目申报、项目计划及项目实施等步骤的方法和方式,让学生得到全面成长。 

加强培养师资队伍培养学生发明创造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民族地区科技社团继续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