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进程中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05-13 10:24

 摘 要:结合学院“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教学实践改革,通过优化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开放实验环境,注重理实互补,完善考核体系,对《电子技术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为切实提高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满足部队岗位需求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手段;考核机制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电子技术是非电类专业的基础课,也是我军各类武器装备的核心基础技术之一,随着装备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升,部队大多数专业技术岗位都需要较强的电子技能,因而对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以部队岗位需求为牵引,实施科学合理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在实验内容上加大设计性实验的综合性,让学员有效地建立起电子系统的概念。教学手段上重视演示实验,增加网络课程,与计算机仿真技术有机地结合,实现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实现课内课外相协调,实验课与理论课相补充,并完善实验课成绩评定方法。通过以上全方位改革提升《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效果。 
  一、《电子技术实验》现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性不足,创新性不够突出 
  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使实验误差减小,但同时使学员在做实验时对实际的元器件缺乏认识,不了解元件参数。甚至有些实验设备模块化集成化比较高,使得学员动手能力都得不到提高。而且传统实验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验证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其中验证性实验多,设计性实验少,而仅有的设计性实验又相对独立而且实验设备和器件的局限性造成学员不能完全按自己的设计方案实施,因此会导致实验兴趣不高,不利于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 
  (二)与应用结合不紧密,考核方式不细化 
  军校学员专业具有很强的方向性,他们到部队从事技术岗位很可能与现在学习方向有关,因而他们对和方向有直接关系的内容感兴趣,而不管是电子技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都没有做到与装备紧密联系。而且实验课为考查课,只有及格与不及格区分,对学员评优保研均没有影响,引不起重视,他们的目标是会做题,而不是会应用。这样没有公平合理的成绩评定,则会直接影响到学员对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二、《电子技术实验》改革的内容 
  (一)精选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 
  现有的实验包含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对验证基础知识提高设计能力有一定帮助,但由于每个实验项目相对独立,缺乏系统性,调整和优化实验项目,提高设计性实验综合程度,增加综合设计实验项目,完成小系统的设计制作。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驱动下自发地学习各个知识点,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连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在这个包括资料查阅、方案构思、模块设计、整体分析、参数设定、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让学员真正有效地建立起系统的概念,提高学员的综合应用能力,并为今后的《电子系统设计》《电子技术综合实践》课程乃至学院“探索之路”、大学生电子竞赛打下基础,具体项目可参考表1。 
  例如音响放大器系统设计中必须包含集成运放电路、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电路三个基本单元电路模块,实现音频放大基本功能。同时项目提供了自由拓展的空间,富有余力的学员可添加自主设计的电路于系统中。学员可按照系统设计指标要求分解细化各单元电路的指标,完成系统模块化设计及各单元电路的原理图设计。然后在焊接板上焊接、装配各单元实验电路,进行级连及整机调试,达到设计要求。  
  (二)改革教学手段 
  1.重视演示实验,紧贴部队实际 
  由于实验设备及时间的限制,只能做有限的实验项目,而对内容抽象、理解困难的知识点应结合教学实际,开发一些直观的演示实验。所有演示实验项目设置均可紧密联系部队、紧贴岗位任职需要,突出为部队培养人才的特点。设计搭建飞机、导弹、船艇上的常见电路,比如在学习了“直流稳压电源”部分后,设计演示一个为导弹控制系统的低压直流供电电路;学习了“组合逻辑电路”部分后,设计演示船艇水位报警电路等。总之,演示实验内容和装备实际需求相结合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信息化进程中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全军装备采购教学协作的路径选择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