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要: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是一种高度自主的个性化学习,他要求学习者具备极强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能力及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网络学习的成败。网络教学平台环境下商务英语学习者应理解并掌握商务英语词汇的语音知识、语义知识,掌握词汇的指示意义(denotation)和引申意义(connotation),能运用语义学概念,丰富词汇知识和内化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言交际能力;商务英语词汇;网络教学平台
基金项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院级教育研究重点课题“基于项目化的商务英语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JY007)
作者简介:王玲,女,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教研室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跨文化语言交际。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2-0011-04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应采用以现代化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的教学模式,使得英语学习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根据此要求,各高校逐步进行了网络和多媒体的英语教学改革。因此,网络教学平台得建立和开发为学生学习和教师传授提供了很好的互动交流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是一种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学习方式,学习者自主性得到充分提高的同时,激活了学习者的积极性,调整学习者的适应性。然而,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商务英语学习资料及阅读资料的完善是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商务学习项目的建立是在一定语言基础之上的,所以,语言交际及语言运用在网络平台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基础和语言运用能力才可以完成网络学习任务,达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的目的。因此,为了让学习者能够很好的适应新的学习模式,将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薄弱环节(即词汇学习)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来分析网络平台环境下,学习者学习商务英语的过程中听力词汇和阅读词汇学习的研究分析,以期待找到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商务英语词汇学习的好方法,实现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商务英语学习的最优化,加强并完善语言交际能的拓展与提高。
一、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经济贸易系大一和大二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旨在调查分析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关于听力词汇量和阅读词汇量的关系研究。本研究旨在研究和探讨分析以下三个问题:(1)在网络平台学习过程中商务英语听力词汇和阅读词汇的区别,听力词汇量与阅读词汇量的关系;(2)在网络平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两种词汇量掌握程度的关系,两种词汇量的相关关系差异;(3)网络教学平台中商务英语词汇难度级别增大,学生掌握的听力词汇量与阅读词汇量减少,语言交际能力下降,词汇学习效度的相关关系也可能越低。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调查对象是本院经贸易系的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国际商务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2个专业2个年级168名学生。他们是从高考英语成绩高低排序,通过一年跟踪调查研究并且根据平时测验成绩来抽取英语水平相同的238人中,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的。在168名受试者中,大二学生98名,大一学生70名。
2.研究工具。本研究是一个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下的相关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参考华东范大学舒运祥教授的外语测试的理论与方法和教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自行设计了英语词汇测试题来测试分析,通过网络平台中的阅读词汇和听力词汇的测试结果数据来分析,进行比较。试题分别为A卷和B卷,被测试者分为两组进行交叉测试(the counterbalancing tests)。具体的测试设计和实施过程如下。[1]
3.测试试卷的设计。根据剑桥商务英语考试要求及教学大纲中列出的词汇要求随机抽取2000个词汇,在每个词汇的下面列出4个汉语单词,要求学生选出与英文意思相同的汉语词义。按照剑桥考试级别标准将学生的词汇掌握程度分为1~5级抽样分级进行。并用同样的方法编出A、B、C三套测试题,每次各抽取2000个单词,同时,将学生分为3组,进行交叉测试。然后,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相关分析。[2]如下A卷册是词汇的数据选择。(见表1)
汉语选择项是参考《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和剑桥商务英语应试词汇选编来选定的。对一词多义的词选择对学生来说频率最高、最常用的词义,对其他的3个干扰模糊项,选择原则有三[3]:(1)所选择的词是否与正确答案的难易程度一致;(2)所选择的词是否是与正确答案保持唯一性;(3)所选择的干扰模糊项词汇与被测试的词汇的相似度要涉及语音和拼写两方面。即被测试的商务英语词汇的拼写和语音应该和干扰模糊项的词汇的拼写和语音有相识之处。(见表2)
根据以上的方法,用完全相同的方法编出B卷C卷。A、B、C卷分别包括阅读测试试卷(R)和听力测试试卷(L)。分别用字母代表,即AR、AL,BR、BL,和CR、CL。阅读测试试卷和听力测试试卷的测试项和选择项基本一样,不同之处是:阅读试卷的英语单词出现在试卷上供学生阅读,选择一个与之对应的正确的汉语词义。听力试卷和平时测试时的听力测试基本一样,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听”词来迅速选出一个英文单词,并写出中文。测试试题编排好后,随机抽取80名商务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用A、B和C阅读试卷对他们进行摸底测试,并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三套试卷的设计编排难易程度基本近似。[4]
4.测试研究的方法。随机抽取168名学生均分两组,Ⅰ组合Ⅱ组,均为84人,其中国际商务专业学生54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30人。然后将A、B卷的测试试题分发给168名学生对这些学生进行交叉测试设计分析。(如表3)
分别将两组的学生安排在不同的多媒体语音室,按照上表的交叉设计,把A卷的听力测试试题在网上发给Ⅰ组的学生听(即ⅠAL);在把A卷的阅读理解试卷在平台上发给Ⅱ组的学生读(即ⅡBR);电脑倒计时15分钟后自动关闭测试系统收回试卷。之后,再发B卷的阅读测试题给Ⅰ组学生读(即ⅠBR),而同时将B卷的听力测试题给Ⅱ组的学生听(即ⅡAL),时间仍然为电脑倒计时15分钟后收卷。通过网络教学平台阅卷系统阅卷与整理。将Ⅰ组84人的听力答卷和Ⅱ组84人的听力答卷合并,同样的方法也将阅读试卷合并。再将收集的168份听力词汇测试答卷和168份阅读测试答卷中的商务英语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分开。在英语语言测试中,交叉测试的主要优点是避免了听、读同一套试题的相互干扰造成的不可靠因素,同时,还能衡量检验测试试题的难易程度及调查对象的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