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腾观念与萨满教起源的关系

2021-05-13 10:28

斯琴毕力格

(内蒙古大学 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摘 要:本文先解释了图腾及图腾观念,然后探索了萨满及萨满教的起源问题,最后得到的结论是没有图腾观念就不可能产生萨满教。图腾观念的形成、萨满教起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游牧文化;图腾;图腾观念;萨满;萨满教

中图分类号:B9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11-03

一、关于图腾观念

“图腾”一词,源于印第安语totem,最早始于北美印第安人奥吉布瓦族的方言ototman,是“它的亲属”或“标记”的意思,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标记和象征[1]。“指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2]“图腾”的翻译,有的称“愿意为‘他的亲族’”,“意为‘我的血亲’‘种族’”,“意谓‘亲属’‘标记’”[3]。“图腾”一词最先出现在朗格于1791年出版的《印第安旅行记》一书中。苏格兰人麦克曾南第一个发现图腾观在史前文明的重要性。1913年,严复翻译英人甄克思的《社会通诠》是最早把“totem”译为中文“图腾”。马克思在肯定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研究成果的前提下提出:“‘图腾’一词表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例如,狼是狼氏族的图腾。”人类学家佛莱则在他所著的《图腾观与外婚制》一书中写道:“图腾是一群原始氏族所迷信而崇拜的物体,他们相信自己与它们之中的任何一个均维持有机密且特殊的关系。……个人与图腾之间的关连是一种自然利益的结合;图腾保护人们,而人们则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示对它尊敬,……图腾与偶像之间的区别是:图腾从不会是孤立的个体,它通常是指某一种类的动物或植物,很少是指无生命的自然物,更鲜少是指一群人工制作的物体。”[4]佛莱则的这段论述具体形象地阐述图腾基本内涵。《辞海》的解释是:“图腾崇拜(totomism)原始社会的一种宗教信仰。约与氏族公社同时发生。图腾(totem)系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着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此物(多为动物)即成为该氏族的图腾—保护者和象征(如熊、狼、鹿、鹰等)。图腾照例为全族的忌物,禁杀禁食;且举行崇拜仪式,以促进图腾的蕃衍。图腾信仰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在近代某些部落和民族中仍然流行。”[5]

由图腾观念而衍生的图腾崇拜活动,在世界个原始民族中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图腾观念是人类最早的宗教观念形式,图腾崇拜是人类最早的宗教形式。1885年,罗伯逊·史密斯在其研究的阿拉伯人河闪族人的宗教的著作中,主张图腾崇拜是一切宗教的起点[6]。弗洛伊德在心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图腾崇拜是一切宗教的起源,而且认为是一切文化、道德和社会组织的起源[7]。杜尔凯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宗教起源于社会本身和社会需要,被视为神圣的物体象征着整个社会。图腾便是象征社会的最好例证。杜尔凯姆在图腾崇拜的现象中发现了宗教性质的来源,认为图腾崇拜是人类最早的宗教形式。

图腾观念是图腾文化中最基本和重要文化因素,其他文化因素都是由图腾观念演变而来。图腾观念产生于旧石器中期,到原始社会末期走向衰落。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大体上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图腾观念在不同时期内涵也有变化:早期是图腾亲属观念,亲属观念是最初的图腾观念;中期的是图腾祖先观念,图腾引申为祖先的某种物象;晚期的是图腾神观念,图腾被认为是保护神的某种物象。有了图腾观念才能有图腾名称、图腾标志、图腾禁忌、图腾仪式和图腾神话与艺术。

1.图腾亲属观念。最初的图腾观念是亲属观念,它与原始宗教的起源密切相关。图腾亲属观念是在人类原始思维基础上形成的。在人类社会早期,原始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极其低下,生存条件极为险恶,当他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便产生了恐惧感;而当某种动物或植物有益于他们时,他们就会对它产生神秘感,认为这种动物或知植物有庇护他们的作用,进而产生敬畏之心,并希望与它们缔结亲属关系。神秘感是原始人图腾崇拜的根源之一,也是图腾亲属观念产生的原因之一。

2.图腾祖先观念。图腾祖先观念源自于认为氏族都起源于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并认为这种动植物就是他们的祖先,视为图腾。这样就产生了图腾祖先观念。其实,图腾文化前期有血缘观念,并没有祖先观念,有了抽象思维以后才产生祖先观念。图腾也就是氏族的特殊标志。

3.图腾神观念。把自然现象、自然力和自然物当成某种神秘力量和神圣事物,对其进行宗教性的崇拜和祭祀活动,早在原始社会就始开了。恩格斯说:“由于自然力被人格化了,最初的神产生了。”[8]图腾的神是原始社会早期的主神。图腾演变成神是形成神的最重要的途径。图腾神观念不把图腾当亲属或祖先而把图腾看作氏族或个人的保护神,有超自然界,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消除苦难。

二、关于萨满教

萨满教是阿尔泰语系民族普遍信仰过或仍在信仰的宗教。它作为一种原始形态的宗教,有着久远的历史。1692年,俄国莫斯科大公的使节艾维尔特·伊斯布兰特·伊代在其中国游记中,首次把满族的“萨满”介绍到全世界[9]。由此,国际上才了解到中国北方存在着一种原始的信仰,并把这个信仰称为“samanism”,于是这个词变成了至今国际上通用的专有名词,我国学者译为“萨满教”。

“萨满”是萨满教一切活动的主持者,没有“萨满”就没有萨满教。“萨满”一词见诸于文献,当首推公元12世纪我国南宋时期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中,汉字记为“珊蛮”。而《金史》中则称为“撒卯”或“撒牟”,蒙古语称女萨满为“奥德根(udugen)”,男萨满为“勃额(boo)”,达斡尔语称为“雅达干”,哈萨克和维吾尔为“喀木”。最先使用“萨满”一词是《大清会典例》。现在,已被学术界所通用。“萨满”一词为通古斯语。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系的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都将他们的巫师称为“萨满”,其意为“激动、不安和疯狂的人”。其实,“萨满”这个专用名词,似是从满语动词sambi派生出来的,sambi是“知之”、“知道”、“知晓”之意。动词sambi由词干sam和词尾bi组成,那去掉bi,就派生出一个名词saman(萨满),其基本意义没有变,可译为“通达之人”、“晓事之人”、“智者”、“贤者”等。萨满教因萨满而得名的。我们之所的肯定萨满教是宗教,是因为它既具有宗教的内容又具有宗教的特点。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10]这段精辟的论述,不仅明确地告诉我们,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而且,这种反映是不正确的,是幻想的、颠倒的反映。在任何宗教,包括自然宗教和人为宗教,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让人们无条件地崇拜一种虚幻的、根本不存在的、主宰着自然和社会的超人间的神秘力量。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萨满教作为一种宗教,与其他任何宗教一样,信仰和崇拜的是超自然力量。

论图腾观念与萨满教起源的关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信息化、产业化、工业化三化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思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