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张平博士所著的《中西方财政运行状态及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一书是关于中西方财政运行机制异同的一部力作。从三个方面先容了该书选题选择的动因;全面分析了中西方财政学研究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确立了该书开创性的研究价值;系统回纳了该书主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指出立足于更为宽泛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来具体铺开并深进探讨中西方财政运行状态及运行机制是本书的主要立异点;最后,指出了该书中很多未能具体铺开和深进探讨之处。 枢纽词:中西方财政;运行状态;运行机制;比较研究;书评 财政学是经济学中最古老的分支之一,其中央任务是阐明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详细地讲,就是弄清晰政府介进了哪些经济流动,绝可能猜测这些流动的后果或经济影响,在此基础上匡助我们评估政府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的得失,入而为改入相关的政策和轨制安排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在中西方各国的发铺历程中,财政学产生了很多宝贵的思惟和理论,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财政学已经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其完整的框架体系和较为成熟的理论对中西方各国政府经济流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以为,“一切历史事件的最终原因和伟大动力莫过于社会经济的发铺,出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这种唯物史观是我们研究一切题目的指针,同样也合用于对中西方财政运行状态及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因此,中西方各国的社会经济变迁便成为决定中西方财政理论形成和发铺的内在动因。 由张平博士所著的《中西方财政运行状态及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一书是关于中西方财政运行机制异同的一部力作,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这部著作将中西方财政比较的对象设置为同在市场经济前提下确当前中国公共财政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共财政,内容涉及中西方财政理论体系和现实运行状态及现实背后的深刻财政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并终极通过对中西方财政的多方比较探求其存在差异的深层次根源。该书已于2010年6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8万字,分为7章19节。 一、著作确定研究方向的三个原因 张平博士对中西方财政比较研究的关注从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即开始了,她对此题目感爱好并关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当前中西方财政在相同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运行状态和运行机制的巨大差异性,同是基于市场经济前提,中西方财政有着越来越趋同的理论基础,但因为彼此的轨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中西方财政在运行过程和运行结果上有着迥异的差别。 二是财政学界对中西方财政的比较研究还不够系统、深进,或者说研究成果相对滞后于现实情况。目前海内外学者有关中西方财政比较的研究多是基于详细的某项财政轨制或财政分配关系的中西方比较与鉴戒角度铺开的。绝管在这些领域海内外学者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并没有实现将中西方财政整个的运行状态及运行机制系统的、完整的入行研究比较的目的,而且只是就财政论财政,并没有把中西方财政比较题目融进各国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背景中往研究。 三是张平博士对本选题的持续关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她的导师——财政学着名学者武彦民教授自她读硕士阶段就已开始的启发和指导。在张平攻读硕士期间,武彦民教授向她提问,作为财政学专业的教师,为何在给学生授课时要同时讲授财政学和西方财政学两门课,岂非这两门课不能够合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现象?导师的这个题目促使了张平的硕士、博士论文均以中西方财政的比较研究为方向,终于在《中西方财政运行状态及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这一专著中很好地归答了导师提出的题目。 二、中西方财政运行状态及运行机制比较研究的现状及欠缺 多年来,中国财政学界已经感觉到中西方财政运行的趋同性。它们都以市场经济作为财政运行的经济基础,公共财政是中西方共同认同的财政模式。它们都将财政政策作为熨平经济波动,不乱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所使用的财政政策工具也大致相同。它们都将税收作为主要的财政收进手段,公债、收费、基金、罚没等收进形式也并存于财政收进行列,有关收进原则、收进效应、收进决定等理论体系也高度雷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财政补贴、国防安全、经济发铺等是中西方财政共同的支出项目,支出方式理论、支出效益理论、支出总量理论等均体现在中西方财政学者的教材或著作中。绩效预算、赤字预算、周期预算、中长期预算、复试预算、步履预算等都是中西方财政学者耳熟能详的国家预算术语。在中国财政学者关于财政体系体例或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著述中,也常常泛起菜单理论、分权理论、俱乐部理论、“用脚投票”理论、公共物品层次理论等西方色彩浓厚的理论模型。西方学者常常使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也频频泛起在中国学者的财政学著作或教材中。规范性分析与实证性分析、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顺向分析和逆向分析等研究方法,已经被中西方财政学者共同认可并被纯熟地运用到分析过程。但是,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究竟有根本不同的轨制环境,究竟有相差悬殊的发铺水平,究竟有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究竟有严峻抵触触犯的价值观念,因此,反映在财政分配过程,中西方财政在运行过程和运行结果上也有着迥异的差别。本书作者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关注了中西方财政运行的趋同性,更关注双方在诸多领域存在的区别或差异。我以为这是本书将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 财政学界对中西方财政的比较研究还不够系统、深进,研究念头和研究成果相对滞后于现实状态。人们的研究重点大多放在财政运行的局部或个别环节,并未对整个财政运行机制入行系统、完整地比较研究;人们去去习惯性地站在就财政论财政的狭义研究视角,并未把中西方财政融进到各国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背景中往熟悉;人们常常从详细的财政轨制、财政政策、财政手段等较浅层面往研究中西方财政的异同,但缺乏从社会轨制、发铺水平、价值观念等层面入行更为深进的探讨;人们去去机械地甚至僵化地将中西方财政类型理解为计划型财政和市场型财政,殊不知西方国家财政也有强烈的计划性,中国财政的运行环境也越来越转变为市场经济。1992年中国确认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体系体例改革的总目标,1998年中国又提出要构建公共财政的新模式,这两大变化必然会对中西方财政比较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海内外系统地入行中西方财政比较的论著也比较缺乏,只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96年1月出版的马斯格雷夫(美国)的《比较财政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的邓子基的《比较财政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于1991年7月和1992年6月出版的姜维壮的《国际财政轨制比较》和《比较财政治理学》,上海三联书店于1992年1月出版的平新乔的《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轨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3月出版的张馨的《比较财政学教程》(第2版),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6月出版的杨志勇的《比较财政学》,南开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8月出版的李炳鉴等人的《比较财政学教程》。在这些论著中只有杨志勇和李炳鉴等人拓铺了传统比较财政学的研究范围,比较了20世纪以来中西财政学的不同发铺轨迹,剖析中西财政理论及轨制的基本异同点。其他论著则仍是基于传统比较财政学的研究框架,比较分析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市场型财政与中国计划经济基础上的计划型财政的异同点。由此可见,海内外关于中西方财政的比较研究系统性、完整性和与时俱入性不够,对待中西方财政的比较研究需要引进更多新的角度和新的方法。 海内学者从事中西方财政的比较研究工作,公认最早确当属邓子基教授,其1987年主编的《比较财政学》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出版的第一本比较财政学教材。该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着重研究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理论与实践,侧重点放在详细财政轨制的比较上。之后,姜维壮主编的《比较财政治理学》和《国际财政轨制比较》研究重点主要是对各国财政实践流动的梳理和总结。 在国外,情况也大致如斯。国外的中西方财政比较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比较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发铺起来的。因为比较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体例的差异,其着重点也在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不同上。马斯格雷夫的《财政轨制》就是作为“比较经济学研究”丛书之一出版的。该丛书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各种不同背景下经济轨制的运行与经济事务的处理。马斯格雷夫在《自序》中说:“我也不提供很多国家间详细系体例度和政策的系统的比较,这涉及大量的细节题目。相反,我试图考察财政轨制在经济糊口的一些主要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很多西方财政学家也发现,即使是同样研究市场经济的财政学,也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三、内容简介 《中西方财政运行状态及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一书共分为7章19节。 第1章的内容是沿着中西方各国社会经济的历史变迁这一脉络,揭示中西方财政理论体系迥异的发铺历程和当前相同市场经济前提下中西方财政理论泛起的日益趋同。第2章通过数据比较当前中西方财政支出总量及结构上的运行状态,反思导致中西方财政支出总量不同运行现状的深层原因,分析中国目前财政支出结构不绝公道的原因,并通过构建经济模型分析各项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率,探求中国财政支出的最优结构。第3章通过比较中西方各国宏观税负的数据和海内外学者的观点,得出本书对中国宏观税负高低与否的评判,阐述中国宏观税负不低这一结论得出的原因。明确中国宏观税负便于国际研究的口径,通过构建税收与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经济模型分析出当前中国宏观税负的最优区间和今后发铺的公道空间。先容西方国家税制结构的演变及最新发铺趋势,比较中西方税制结构的不同特点,提出中国税制结构改革的主要思路。第4章比较中西方财政在促入社会公平方面的各自效应,在总结中国近年来财政改入社会公平状况成果的同时也指出其差距,特别是财政在促入出发点公平和机会公平方面的差距,指出需要鉴戒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晋升中国财政促入社会公平状况的能力。第5章从财政决议计划、治理和监视的财政运行先后顺序,比较中西方国家财政运行机制的不同表现,鉴戒西方国家更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财政运行模式和做法,提出中国财政运行机制入一步规范化、法制化的措施。第6章立足更广泛的社会经济背景,分析中西方财政运行状态、运行机制上存在差异的根源,并分析这些根源哪些是必然的、公道的、不乱的,哪些是是暂时的、不公道的、有待变革的。如中西方出产力水平上的差距、迥异的所有制结构、不同的国有经济流动领域;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政治轨制;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至善论”导致社会理念中不相信轨制的约束,倾向于相信德治和人治,而西方国家基于鸡巴教“性恶论”的人道假定提倡法律高于政治,相信“宪政轨制”以及中西方国家不同的社会目标等。第7章为结语,总结了全书的研究路径,指出了理论立异之处,并总结出17个主要学术观点。 四、评价 作者从六个方面对中西方财政运行过程入行了较深进的比较研究。沿着中西方各国社会经济的历史变迁这一脉络,揭示中西方财政理论体系迥异的发铺历程和当前相同市场经济前提下中西方财政理论泛起的日益趋同。通过数据比较当前中西方财政支出总量及结构上的运行状态,反思导致中西方财政支出总量不同运行现状的深层原因,分析中国目前财政支出结构不绝公道的原因,并通过构建经济模型分析各项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率,探求中国财政支出的最优结构。通过比较中西方各国宏观税负的数据和海内外学者的观点,得出本书对中国宏观税负高低与否的评判,阐述中国宏观税负不低这一结论得出的原因。明确中国宏观税负便于国际研究的口径,通过构建税收与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经济模型分析出当前中国宏观税负的最优区间和今后发铺的公道空间。先容西方国家税制结构的演变及最新发铺趋势,比较中西方税制结构的不同特点,提出中国税制结构改革的主要思路。比较中西方财政在促入社会公平方面的各自效应,在总结中国近年来财政改入社会公平状况成果的同时也指出其差距,特别是财政在促入出发点公平和机会公平方面的差距,指出需要鉴戒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晋升中国财政促入社会公平状况的能力。从财政决议计划、治理和监视的财政运行先后顺序,比较中西方国家财政运行机制的不同表现,鉴戒西方国家更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财政运行模式和做法,提出中国财政运行机制入一步规范化、法制化的措施。立足更广泛的社会经济背景,分析中西方财政运行状态、运行机制上存在差异的根源,并分析这些根源哪些是必然的、公道的、不乱的,哪些是是暂时的、不公道的、有待变革的。 本书丰硕了中国公共财政理论——特别是其中的比较财政理论——的研究成果。从实践应用的角度上来讲,本书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探讨了一个深层次的话题,即中西方财政的理论及现实中存在的趋同与差异。特别是在揭示中西方财政运行现状及运行机制差异性根源的时候,作者没有将视野仅仅局限在财政理论与实践的狭小空间,而是立足于更为宽泛的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来具体铺开并深进探讨。这是本书的主要立异点。 当然,科学研究没有终点,对中西方财政的比较研究也遥未到达理想的彼岸,而且,真正的研究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某项研究去下深进一个层次,碰到的难题或挑战肯定不止增加1倍。书中还有很多未能具体铺开和深进探讨的地方,例如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如何能够在知足经济增长、社会不乱、血腥图片、社会公平的条件上实现入一步的优化,各项财政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最佳比重到底为何,能否分析出一个极具参考和调整价值的详细数值。再如西方各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对中国这样的社会轨制和发铺阶段来说是否真具有鉴戒的可能,能否开辟更全面、更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角度来分析中国宏观税负高低与否及其公道取值的题目。最后,西方国家较为健全的财政运行机制背后有何深层次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中国如何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将西方国家构建财政运行机制的经验本土化,并真正把各项完善财政运行机制的措施落到实处。另外,本书开铺的是中西方财政比较研究,但在研究过程中,因为在良多经济指标和数据上海内外的统计口径不同或者是海内统计数据的匮乏和粗化,以至没能做出技术性更强、更具说服力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邓子基.比较财政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2]武彦民.财政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平新乔.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轨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4]R.A.Musgrave.Fiscal Systems[M].Yale: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5]武彦民.公共财政论的理论缺陷[J].财经题目研究,2001,(1). [6]青木昌彦.比较轨制分析[M].上海:上海遥东出版社,2001. [7]姚先国,罗卫东.比较经济体系体例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8]贾康.转轨时代的执著探索——贾康财河殇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9]姜维壮.强化绵恒监视加强依法理财——兼论对西方国家财政监视治理机制的研究与鉴戒[J].财政监视,2006,(5). [10]蒋洪.财政学教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11]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铺(1892年英文版导言)[Z],1892-04-20. 本文来源于免费范文网 http://www.77cn.com.cn
《中西方财政运行状态及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评介
2012-06-22 17:42
《中西方财政运行状态及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评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