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研究成果简述(2)

2012-08-18 23:57

阿马蒂亚·森对福利和贫困的指标的贡献

为了比较不同国家的福利分配,或者研究某个国家中福利分配的变化,需要一些衡 量福利或收入差异的指标。建立这样的指标是社会选择理论的一个重要应用。在1970年 左右,森和其他人一起阐明了罗伦兹(Lorentz)曲线(描述收入分配)、基尼系数(衡量收 入不平均程度)和社会收入分配规则之间的关系。藉此,森后来建立了合理的贫困指标和 福利指标。

贫困指标

常用的贫困指标是收入低于预先设定的贫困线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但是这个指标 没有理论基础,它也忽略了穷人之间的贫困程度的不同,例如如果社会最贫困的群体的 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只要他们的收入没有超过贫困线,那么人口比例就没有什 么变化。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森从一些合理的假设中得出一个贫困指数:P=H[I+(1-I)G]。这里,H是低于贫困线人口的比例,G是基尼系数,I是对收入的分配的衡量,0<I<1 。仅在低于贫困线的个人中计算G和I。森阐明了这个指标应用的范围。例如贫困指标对 贫困国家非常有用,但是他们的统计数据经常有问题,这样的情况下用森的指标也能进 行比较。森的贫困指标最终得到广泛的认同,并且为其他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

福利指标

人均收入等常用的社会福利指标仅仅体现了平均情况。森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提出了另 外一个指标:y(1-G),这里y是人均收入,G是基尼系数。

森认为产生福利的不是一个人得到物质财产,而是其所得到的机会或能力。按照这 个观点,收入的意义在于它创造的机会,但是真正的机会,或者能力,也依赖健康等其 他因素。在衡量福利时也应该考虑这些因素。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标,就是按照这种思 想设立的。 森指出很多伦理原则都预先假定人与人在某些方面上的平等,但是因为个人能力不同,分配问题从来不能完全的得到解决。在某些方面的平等就要求在其他方面的不平等。我 们致力在哪个方面来推动平等和在哪个方面我们不得不接受不平等,依赖于我们如何评 估福利的不同方面。森主张我们应该在个人的能力方面努力争取平等。

阿马蒂亚·森在发展经济学方面的贡献

在他很早的论文中,森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对制造技术的选择。事实上,几乎森所有在发 展经济学方面的研究,都致力于社会最贫困人的福利。 森1981年的著作《贫困和饥荒》是他在这个领域内最著名的研究。人们通常认为食物短 缺是饥荒的最重要(有时是唯一)的原因,他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仔细研究了印度 、孟加拉国和撒哈拉国家的一些饥荒情况,发现了其他的影响因素。有些现象不能仅仅 用食物短缺来解释。例如,在食物的供应水平并没有明显的低于前几年(没有饥饿)的时 候也发生过饥荒,或者饥荒地区有时还出口食物。 森指出只有透彻的分析各种社会和经济因素如何影响社会不同团体和如何决定他们实际 的机会,才能深入了理解饥荒,才能找到阻止饥荒发生的办法,或者当饥荒发生时如何 限制其影响。例如,他对孟加拉国1974年饥荒的部分解释是:全国的洪灾使食物的价格 上涨。同时因为一种农作物不能耕种使农业工人的就业机会急剧的下降。由于这些因素 ,农业工人的真正收入下降了很多,这个群体比别人遭受了更严重的打击。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研究成果简述(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