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桐柏地区成矿特征探讨(2)

1970-01-01 08:00

       根据瞬变电磁法所绘出的视电阻率剖面图看,各条测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反映(且各异常能够与磁法异常相吻合)。在黄楼1线瞬变电磁视电阻率剖面图看(见图1),在40m、70m处有明显低阻反映,其电阻率在30欧姆•米以下,推断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在黄楼2线的视电阻率剖面图中反映出,该测线中深部视电阻率都相对较低个别点深部位置有火成岩侵入体存在(其视电阻率相对较高),在30m、70m、130m、170m、210m、250m、290m位置上的反映最好;在磁力曲线图中这几点位置的伽玛值也相对较高,伽玛值达到1800以上,而且此后的各测点的伽玛值也相对较高,推断该处铁矿埋深一般在30m-70m范围。?

  在黄楼5线的瞬变电磁视电阻率剖面图中在60m--100m处中深部有一低阻反映,根据矿体的产状要素以及地形地质条件,推断该异常与黄楼2线的异常为同一成矿带。该测线的磁力曲线图中也反映了60m-100m处伽玛值处在上升趋势,而且伽玛值相对较高,达到了1500以上。(见图3)?         6 结论?      由于瞬变电磁法一般采用时间道作为纵坐标绘制剖面图,本文中为突出显示异常,将异常部位放大(蓝色较深部位)。各矿体根据图件反映,视电阻率等值线在低阻的情况下呈闭合圈的形式出现,如第5勘探线的70-90米处、1线40m、70m处、2线在30m、70m、130m、170m、210m、250m、290m位置上的反映最好,由于浅表层相对高阻的等值线平行排列有明显的不同,推断该探区的铁矿赋存状态呈透镜状或鸡窝状,即各矿体不连续或联系性不强。推断该区域内矿体为火成岩成因矿体,30欧姆•米以下为质纯磁铁矿, 周边围岩为岩浆侵入后受热或随后发生化学作用而变质,或者由于其埋深距离地表较近由于地下水或其他原因将矿体表层风化,导致其电性反应与质纯磁铁矿电阻率有所增大,但相差不大。?   目前该探区已有钻孔验证,已有铁矿开采,经钻孔和开采验证,证实该地区铁矿赋存确为透镜体或者鸡窝状,但其详细地质成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河南桐柏地区成矿特征探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试论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特征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