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工贸易顺差大,总体上讲是利大于弊多年来加工贸易顺差一直远远高于总顺差,于是出现了对外贸过于依赖加工贸易的各种指责。在国内加工和配套增值后出口,必然形成顺差。事实上,加工贸易增值率越多、加工链条越长、我国获益越多,则顺差越多。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必然承担转移带来的顺差。加工贸易顺差量大,一方面说明这是顺差的国际转移,证明我国的贸易利益是与世界分享的,从互利共赢和对外增信释疑的角度来讲,是对我国有利的;另一方面,如果把加工贸易看成摩擦之源、似乎加工贸易顺差越少越好,则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要求不一致,又是与事实情况相违背的。
四、高顺差增大对宏观经济形势有积极意义辩证地看待顺差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一方面要看到顺差增长过快带来了外部失衡,增大了宏观调控难度,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顺差缓解了宏观经济其他方面的压力。一是顺差增加事实上支持了很多出口导向行业的发展,提高了职工收入,从短期看也有利于国内消费的扩大;二是有利于缓解国内产能过剩,避免影响相关企业的正常运转,减少破产倒闭,有利于增加就业和社会稳定,还有利于控制金融风险。顺差增加虽然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但这种问题在国际国内都是常常碰到的。如果把宏观失衡仅仅归咎于外贸顺差,将宏观政策寄希望于汇率政策调整,是不切实际的,也难以达到预期调控目的。作为一个崛起的贸易大国,必须清醒的看到与世界贸易强国的差距。只有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平衡外贸收支,加快发展,才能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为此我国应该在对外经贸中强调和坚持以下的如何认识我国外贸高顺差的
【参考文献】
1、张燕林,郑礼明.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带来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
2、曲如晓.中国对外贸易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