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WTO规则存在弊端、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美欧经济、美国大力实施新的战略布局的背景下,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推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和国际服务贸易协定三大谈判正在促进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形成。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对国际贸易新规则在制度规范和国内改革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思考,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政策建议:加强自由贸易理论研究;积极发展双多边区域协议,争取参与制定国际贸易新规则;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利用国际形势倒逼国内改革。
关键词:国际贸易;新规则;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7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4-0014-02
无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还是国际服务贸易协定的谈判都排除了发展中大国中国、资源大国俄罗斯以及人口大国印度等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三大谈判究竟是发达经济体主宰世界贸易“游戏规则”的手段,还是架空WTO多边贸易体制规则的途径?本文对三大谈判和新贸易规则的重建进行剖析并寻找对策。
一、国际贸易新规则形成的背景
(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
以全球价值链为代表的生产和贸易的调整,需要更复杂的贸易规则来处理商品、投资、服务和知识等的跨境流动。与传统贸易模式下商品在国家间进行交换不同,新贸易模式是通过全球生产网络运作,它要求国家间的关系更密切,市场规则更一致,标准融合得更紧密。
(二)WTO规则存在弊端
WTO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是为了促进商品的跨国自由流动,是基于传统的贸易形态。2001—2013年长达12年的多哈回合谈判终于在印尼达成了“巴厘岛一揽子协定”,取得了一点成果。然而,WTO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构建国际经济与秩序上的尖锐矛盾导致多哈回合谈判极其困难,道路曲折。
(三)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美欧经济
经历了金融危机的美国和债务危机的欧盟都有意愿通过降低非关税壁垒或取消关税等措施来改善经济低迷的现状。首先,近年来欧盟对美国的产品和服务存在歧视,借助TTIP谈判可以打开两国市场。其次,高水平区域一体化的竞争中立原则将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国有企业行为,提高发达国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三,美欧希望能在互联网以及数字贸易方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美国战略布局的推动
美国加快形成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躯干,以TPP和TTIP为两翼,辅以TISA的战略格局,这几大贸易谈判齐头并进将有助于稳固美国在全球贸易版图上的中心地位。美国大力推行三大贸易谈判,既重视区域也重视双边,以期建立世界贸易新规则,确保其贸易规则主导权地位,还可抑制在多哈回合谈判中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话语权提升的趋势。
二、三大谈判推动构建国际贸易新规则
(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在美国的主导下,自2010年至2014年2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共经历了20轮谈判,发展极其迅速,可见美国等发达国家推动一体化发展的意愿非常强烈。TPP涵盖区域的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4,区域一体化对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TPP谈判内容包括管制的一致性、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原则、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原产地原则、服务领域的开放标准、投资者权利保护、环境标准和劳工标准等,既有新议题也有对原有议题的深化。
(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
TTIP是美国和欧盟正努力推动的经济一体化协议。美欧谈判和合作的领域主要集中在非关税壁垒和制度规则方面。与TPP比较,TTIP既包括美欧经济关系问题,也包括其他经济体进入欧美市场的约束问题。TTIP是占全球1/2GDP的两大经济体的联合,与TPP中各成员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情况不同,其标准将高于TPP的相关规定。
国际贸易新规则的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
2021-05-08 10:23
国际贸易新规则的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