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传统的贸易方式受到了冲击,虽然我国对于茶叶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电商时代下我国茶叶贸易停滞不前,要解决这一困境,好的营销策略是不可或缺的,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国际贸易中的发展对策,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我国是产茶大国,茶叶贸易是我国老牌贸易品种,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然而,茶叶贸易属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范畴,无论是在贸易模式还是经营策略上与其他非农产品类(如工业制成品)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产生这样的现象跟我国茶叶贸易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有着一定的关联。我国现阶段依然是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时期,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更好地促进我国茶叶的国际贸易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对此,本文先介绍了电子商务时代下的前景与机遇,再结合我国茶叶国际贸易现状有针对性地探究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茶叶的国际贸易的思路与策略。这些策略中有一部分是借鉴于国内成功的案例,有一部分的思路是受西方农产品国际贸易策略的启发,对我国茶叶国际贸易营销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电商时代;茶叶;国际贸易;营销
作者:郑军锐(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
电子商务时代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在商品交易场所由实体向虚拟转化的过程中,提供平台的中间方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中,亚马逊算是较为成功的一则案例。亚马逊最开始是一个买卖书的平台。没人知道亚马逊到底有没有实体店,但是它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书店,其市场价值远远盖过了它本身的业务。亚马逊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它充分利用了电子商务的优势。首先,它为客户提供了方便。客户只要通过亚马逊检索渠道就可以轻易找到自己想要的图书,并且图书底下有他人的评价以及书的试读部分,而这些对于买者而言无疑是非常关键的信息。并且客户只需要简单地填写配送相关资料就可以下单了,剩下的任务只需要静心等待书送达就行。其次,它促成了客户与商家之间的交易,为商家谋福利。在过去图书的传统营销模式下,经常会有A城买者需要的图书却在B城某商家,而B城买者需要的图书却在A城的某商家。亚马逊就是实现了信息共享,最终促成了交易。现在的亚马逊的业务已经不限于书籍类,包括电子产品、日常消费品等。并且亚马逊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公司。这就是电子商务典型的B2C案例。而面对这样的电商时代,我国茶叶的国际贸易经济如何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有效地在营销上与电子商务平台相融合是决定我国茶叶国际贸易的发展模式能够转型成功的关键。
1电子商务以及电商时代下的机遇
1.1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的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Commerce”,是英文单词Electronic(电子)和Commerce(贸易)两个单词组合而成,简称为EC。因为这样,很多人把电子商务理解为“电子+商务”的模式,就是利用电子信息以及网络技术来进行商贸活动。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电子商务应该被理解为“电子×商务”的模式。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不该仅仅是局限于商贸活动平台的转移,更应该是电子信息以及网络科技同商贸活动相辅相成、高度融合、共同促进、高效发展的关系。前文中有举亚马逊的例子,它就是一个典型的“电子×商务”模式,因为它不仅成就了商贸中的卖家与买家,还成就了创造电子商务平台的亚马逊自己。
1.2电商时代下茶叶国际贸易面临的机遇
目前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分为两种:B2B和B2C。这里的“B”是指企业(Business),“2”是指中间商或者交易平台,“C”是指客户(Customer)。因此,“B2B”就是指企业对企业的模式,多存在于生产商与代理商的联系关系中。而“B2C”是指企业对客户的模式,比如亚马逊。在“B2C”的电商模式下,茶叶企业作为Business一方通常有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传统的商家,可以利用多个电商平台来承接茶叶的对外贸易,如亚马逊、天猫国际等等;第二种是将“B2C”中的“B”与“2”合二为一。也就是茶叶企业成立自己官方国际销售网站,自己既是茶叶的供货方,也是茶叶营销的“中介方”,并且在茶叶的物流板块也是“亲力亲为”。这两种经营模式相比较,第一种让销售渠道变得更开阔,但是相对地需要给不同平台一定的佣金;第二种虽然省去了佣金,但是销售渠道相对较窄,并且需要承担一定的网站维护费等相关费用。目前,很多商家会将这两种模式交叉同时进行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这时如何分配资金在两种模式的投入比例成为企业经营的关键。
2我国茶叶国际贸易营销现状
2.1价格优势已不再是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茶叶在国际贸易上最大的竞争手段就是低廉的价格。因为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因此相于其他大部分国家而言,我国茶叶在产量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之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国外较低,从而跟他国相比,我国茶叶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在国际贸易中,我国茶叶可以以一种相对低廉的价格轻松占领他国市场。然而,这种优势并没能总是促进我国茶叶的国际贸易发展。一方面,因为低价优势的存在导致我国茶叶企业形成一种依赖性,缺乏商业的危机意识,从而导致茶叶经济在国际贸易方面止步不前;另一方面,低廉的价格让茶叶生产商放松了对于茶叶质量的要求,因此低质低价的茶叶产品出口到国外让国外很多消费者和商家对我国茶叶有了非常不好的印象。长此以往,我国茶叶在国际上的口碑越来越不好,很多外国消费者宁可花比我国茶叶贵3倍价格去购买日本产的茶叶。我国茶叶出口的价格优势已经越来越模糊,快速转变我国茶叶的经营模式,提高茶叶的质量迫在眉睫。
2.2茶叶国际贸易营销缺乏专业化的引导
相对于我国其他产品而言,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并不是那么高。我国很少有专供国外市场的茶叶企业,大部分的茶企都是把茶叶销售的重心放在国内,对国外市场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中国人也有喝茶的习惯和爱好,因此我国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另一方面,茶叶出口比较繁琐,很多国家对于茶叶的质量和规格都有一定的要求,部分非优等茶叶根本就无法在国外流通。另外考虑到国外的市场相比国内偏小,于是很多茶企并没有真正重视国外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茶叶的国际贸易营销模式更加谈不上要做到一个专业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