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要提高出口业务员的精算与准确报价能力。一是要了解出口业务全流程中可能增加费用的环节及其收费标准,如春运期间运费会提高30%、装运港包装置换比产地高30%、海关抽检时码头加收搬运费等;不同货物类型及运费差异有不同规定,如出口贵重货物、危险品等其费用率比普通货物高30-50%;货物积载因数不同影响到舱容的利用率,运费率亦不同等。二是防止“少估”和“漏算”费用,要重视小项费用发生,掌握业务中可能发生的费用项目,明确费用支付的起止点、熟悉费用水平高低等。如信用证开证行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因此,在估算盈亏额和报价时就需按不同结算银行的费用标准来计算费用。
第四,要尽量采用人民币对外成交或采取外汇结算中的“提前”与“错后”方式。用人民币做结算货币,可以使出口企业降低结算成本,规避汇率风险;采用“提前”与“错后”方式结算外汇就是出口部门随时跟踪汇率变动情况,预测结算外币的汇率变动趋势,即对人民币升值,外币贬值趋势的出口结算货币,力求早办结汇,早收汇,以增加汇兑收益;对于人民币贬值,外币升值趋势的出口结算货币,力求晚结汇,晚收汇,以减少汇兑损失。只有这样,业务员在签定合同前,就能较准确地估算和控制商品出口成本和盈亏状况,以保证较真实、可靠地反映经营效益,为企业进行综合评价与管理决策提供帮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唐玉林.出口盈亏核算中的三个误区.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8.05.15
[2]金浩杰.企业物流费用成本控制的对策研究. 中国商贸[J].2011.04.21
[2]舒杏.企业出口报价核算方法分析.对外经贸实务[J].2011.06.10
[3]王志宏.浅析外汇结算中的“提前”与“错后”.对外经贸实务[J].2011.10.10
[5]刘洪芹.从一则实例谈外贸出口报价的误区与修正. 对外经贸实务[J].2014.02.10
[6]冷柏军.国际贸易实务(第1 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9-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