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走出去”战略的几点思考(2)

2021-05-08 10:33

二是确定合适的目标取向。如转移产能,不能是淘汰落后产能,而应该是有一定优势的产能,要有市场需求,要基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作战略布局。

三是采取和谐共赢的竞争策略。中国人常讲“买卖不成仁义在”,不能将“走出去”理解为对外占领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占领资源,更不能把国内的一些恶性竞争做法也带出去了,结果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一定要讲求和谐共赢,谋求长远发展。中资企业较多的地方还可以成立中资企业商会,加强协调,抱团发展。

四是加快文化融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讲,有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后面还有两句: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这其中就包含了文化的融合。我们不仅要实现员工的本地化,更关键的是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中,积极参与当地的各项社会建设,让我们的企业成为当地社会的模范一员。

五是履行社会责任和标准。不能把对外投资当作是为了输出劳务、抢就业岗位、抢饭碗,而是要通过投资来积极创造就业岗位,推行员工本地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国企业不仅在国内要履行社会责任,在国外也是同样如此,要符合当地相应的社会责任标准,处理好与工会、劳工、环保等方面的关系。

六是增强法律意识。法律风险在跨国经营环境中更加突出,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和相应的应对措施。如为促进相互投资,我国过去对外商签的是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今后更多会转为双边投资协定。虽然拿掉了“保护”两字,但涵盖的范围和内容更广了,新版的双边投资协定不仅要考虑权益保护,还涉及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问题,而且在“权益保护”中设定妥善的解决机制和措施,其实质是通过双边法律协调来提供更高层次的保护。


关于“走出去”战略的几点思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中国企业获取海外技术型投资的现状及路径选择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