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组织结构),指的是在信用信息服务体系中,各个职能部门的设置情况和权责分配的情况。在组织体系规划过程中,需要详细规划和设定各个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在银行信用信息服务中组织体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3管理体系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银行信用信息服务体系的管理体系是在构建信用体系的过程中,对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机构和能够参与信用信息服务的商业银行以及有关活动的分支机构的部门等的职责进行权限管理,以及对构建过程的投入成本的分配,最终有效规划是应用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目标的实现。
3结论
本文针对银行信用信息服务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运用供应链金融的思想,以信息服务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银行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以及银行信用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与实施。通过分析目前银行信用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供应链金融的银行信用信息服务,并从银行层面、供应链层面、核心企业层面以及中小企业层面等四个层面论证了构建基于供应链金融的银行信用信息服务体系的必要性,且进一步探究基于供应链金融的银行信用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第3篇:互联网金融银行应对之我见
赵磊;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其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对金融模式产生根本性影响。在支付结算、存款信贷、资产管理等领域挤压传统银行市场份额,传统银行只有利用自身优势,改革创新,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地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银行大数据
近期十部委下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首次界定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七种业态,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下面就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务的影响及银行应对措施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其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对金融模式产生根本性影响。在此种模式下,金融参与者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以用户为王、产品优先、简约极致的创新思维,对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传统企业造成巨大冲击。
(一)在线支付
在线上支付领域,第三方支付在支付商户、客户数量及支付规模上的优势使传统银行面临着金融脱媒。
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是脱媒效应最显著、对银行冲击最大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形态。如果长期缺失客户在网络上沉积的大量行为数据,或将削弱银行对客户真实需求、信用风险的把握,以及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
(二)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
在融资领域,以阿里小贷等为代表的网络间接融资模式在融资的风险管理和资金撮合方面进行了不少创新。阿里小贷通过构建交易平台,获取客户交易信息及行为数据,评估客户还款能力,进行网络贷款审批和放款。
(三)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
在资产管理领域,目前国内的第三方资产管理以网络为媒介,通过自身的规模效应,将各家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同类产品集中,进行横向整合、对比,为客户提供各金融机构理财产品的搜索、比较服务。表现形式为在线理财网站、第三方搜索比价平台等。通过对客户财务信息、支付信息、投资信息的系统分析、规划,把握客户的风险偏好及资金流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资产管理方案。
(四)互联网消费金融
随着互联网支付行业的不断发展,在网络信贷、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不断推陈出新,各类特色化信贷产品、金融产品对我行信用卡消费信贷业务形成了不断冲击,尤其是在家电、家居、购车、零售类商业领域,逐渐突破原本线下操作领域,通过互联网,实现了跨地域、跨领域,手续便捷、费用低廉的融资信贷手段。就购车分期业务而言,随着汽车贸易金融政策的不断放款,汽车销售垄断模式的道破给汽车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转变,京东汽车、淘宝汽车等许多电商巨头,瞄准汽车金融这一巨大市场,全面展开线上汽车消费信贷业务,通过大数据整合及资金成本优势,将客户逐步吸引至线上,导致线下汽车经销商主导地位全面颠覆,更直接影响了基于线下销售源的传统汽车消费信贷模式。
二、银行应对措施
面对互联金融的全面冲击,银行应立足服务实体,帮助客户实现互联网转型,利用自身在资本金、风险管控能力、网点规模及综合经营等方面的能力,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下赢得先机。
(一)互联网支付
为应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产品在互联网支付领域对银行支付产品市场份额造成的冲击,银行也在根据自身优势采取以下措施:
1.区分客户群体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支付限额方面受到制约,银行支付产品侧重的安全性在大额支付中可以得到更多体现,所以在以公对公支付为主的B2B支付和部分大额支付领域,银行优势明显,此外,银行在企业供应链融资、资金管理方面的金融服务优势也可以得到更好地发挥。
2.发挥空间布局优势
银行遍布全国的网点,在空间上为银行支付产品提供了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支点,随着支付产品的不断创新发展,这一优势将愈加重要。
3.传统金融服务互联网化
加快银行传统业务与互联网的融合速度,银行丰富的各类金融服务产品的逐步互联网化将大幅提高客户对于银行支付产品的客户粘性。
4.突出安全支付概念
强化银行支付在客户信息安全、支付安全、权益保护等方面的优势,在信息安全环境还有待完善的过程中,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央行近期出台网络支付新规,引发社会对网络支付安全性的关注。此次出台的《办法》系统的平衡了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能够有效的降低网络支付业务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