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堂教学与模拟投资相结合
当前,多数高校的商学院都建有金融实验室,从外采购了各种用于模拟实践的金融软件,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实验室,开展各种投资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同时,每年社会上有很多金融机构也会开展很多的金融投资竞赛,教师需要积极关注相关信息,并将信息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多多参加此类比赛,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并积极总结投资经验,同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经验。
(三)案例分析穿插在课堂教学中
目前,国内商学院的教学过程更多还是侧重于理论知识,但是有一些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过于晦涩无趣,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对其有深入形象的了解。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将与之相关的案例穿插在理论知识的教授中,带领学生研读并讨论案例,引导学生学习热情。此外,也可以要求学生来搜集资料,整理出最新的案例,然后与其他学生共同学习。
(四)构建实践平台,与市场真正接轨
单纯依赖于课堂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帮助是有限的,更多还需要依赖于学生的实际实践经验,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构建更加全面的实践平台来帮助学生积累经验。这种平台除了学校的金融实验室之外,还需要学校与外部活跃于市场中的各类金融机构接洽,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由金融机构为学生提供更加直接更加现实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真实的金融市场的交易中,了解第一线的金融交易规则,弥补学校课堂教育的不足,让学校的教育工作与金融市场接轨,推动学生能力提升。
(五)加强教师自身修炼
中国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又直接进入高校从事教育工作,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实践经验,这就使得其在教学中也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授如证券投资学这样的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师需要首先从自身的能力修炼出发,多参与实际的投资交易以积累更多的经验,对真实市场有更加充分的了解,提升自身修养,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活动。
(六)完善教学考核模式
中国教育的现实是,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本科教育的最直接目标是要获得一个良好的成绩,因此,以上各种方法的使用如果与教学考核脱离开来,其发挥的作用可能就会十分有限。若想达到比较理想又比较广泛的效应,则需要将众多方法与教学考核结合在一起,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考核模式。新的考核模式如表1所示:
根据表1中的内容,学生该课程的最终得分应该包含四部分:课堂讨论、案例准备、投资竞赛和考试。其中课堂讨论和案例准备分小组展开,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不设置标准答案,开拓思路为主,所占权重可以有一定的弹性。投资竞赛也作为评价考核的一方面,所有学生独立参加,打分参考每个学生的最终业绩表现,由于投资业绩受很多外部因素影响,所以业绩仅供参考,主要根据学生的交易频率和最终的投资总结报告作为打分依据,其权重根据课程设置情况可弹性变动。最后的考试,根据各个学校的教务要求弹性设置权重,但考试内容不能仅仅限于指定教材内容,教材中的理论可占考试内容的60%到70%,其他三项中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可占考试的30%到40%。该考核中的考核内容可以依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但考核需要遵循全面同时侧重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原则。
四、小结
中国金融市场的起步虽然较晚,但是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在其近些年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其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人员的努力,而作为金融市场储备人才的各大高等院校的学生,其能力的培养则依赖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工作。本文基于此,结合笔者多年的证券投资学教学经验,分析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给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可以应用在以后的证券投资学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探寻出更好的有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为国内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培育出更多既有理论又有经验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广晖.证券投资学软件模拟教学探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59-60.
[2]高春,王志伟.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8):138-139.
[3]李国义.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9,(05):165-167.
[4]熊剑庆.创新性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应用[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2,(04):73-74.
[5]焦霖,焦萍.关于模拟股市教学法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运用的几点思考[J].教育管理,2009,(01):117-118.
[6]康晓虹.基于多媒體技术开展证券投资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12):61-63.
作者简介:刘艳博,女,河南南阳人,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商学院讲师,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资本投资,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