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2)
2021-05-08 10:44
(二)加快业务转型步伐
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经营发展危机的一大因素,就是其产业模式过于单一,只依靠存贷款利率这一种形式获得经营利润。因此为应对新经济形式下的市场环境,农村信用社要加快业务的转型步伐,使经营范围逐渐多元化、扩大化。可以不断增加中间业务的利润收益,通过拓展理财、代理等各类中间业务,实现业务收入的多元化。同时,农村信用社还要积极调整自身的存款结构,实现资金议价能力的提升,资金的来源渠道也会变得更加广泛,能够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且要牢牢抓住中小微型企业以及“三农”客户,将资金投向多渠道方向发展,提升自身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提升产品创新能力
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农村信用社还应积极面向社会中的客户进行调研活动。并且要在对金融产品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将利率市场化中的优势结合到自身的经营中,并且对市场的细分力度进行加强,有针对性的开发出符合自身市场定位的金融产品。在新产品开发之后,农村信用社还要对产品的宣传与推广力度,将客户的范围扩至最大,以增强自身的持久竞争能力。除此之外,还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农村信用社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及时有效的进行金融信息的整合与分析,打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同时还要将银行卡功能进行拓宽,将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业务服务水平进行提升,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四)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农村信用社的抗风险能力较弱,所以在利率市场化的新经济形式下,面临着严重的经营发展挑战。利率市场化导致了利率的波动幅度与频率变大,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增加。因此,为了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农村信用社应积极学习先进利率风险管理经验,在内部建立专门的风险防控组织,以应对利率风险。同时要在组织内部建立相应的利率风险管理流程,并将利率风险的计量、结构、处理和识别等全部纳入其中进行管理。并且要依据市场变化规律与农村信用社的实际经营情况,建立相应的数据风险模型与防范工具。以便在发生利率风险发生之前可以对其进行有效预测,进而及时制定出措施进行预防。受历史发展条件的影响,农村信用社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是极为缺失的,所以为了更好的应对利率化市场带来的影响,还必须要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增强自身的抗击风险能力与发展实力。
(五)努力寻求政策扶持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农村信用社不仅要面临着经济收益减少,经营成本增加的问题,还要承担着惠农利农的重任,为其带来了极大的经营负担和竞争压力。因此农村信用社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所在地区发展情况,及时的将自身的困难向政府相关机构以及银监部门和人民银行及时的进行反映,以获得存款准备金监管准入以及存款保险金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支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着经营成本上升,收益降低以及同行业竞争激烈等问题,使其生存发展陷入一定的困境中。但是利率市场化是当今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因此农村信用社应积极迎接挑战,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拓宽经营渠道,实现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与优化,寻求在利率市场化经济形式下的新的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振宇.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风险、机遇与应对措施[J].金融经济,2013,22:36-39
[2]张超,曾令华.论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与对策[N].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29-32
[3]汤顺心,马金贵,冶玉秀.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分析——以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为例[J].青海金融,2014,04:16-18
[4]黄鹤,黎东升.我国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农村金融机构应对策略[N].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29:75-78+82
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