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贵州智慧旅游发展研究(3)

2021-05-08 10:45


  (1)智慧旅游前端应用体系:在酒店预定服务、电子票务、景区信息发布、政务服务、旅游智慧引导服务、交通服务以及公共安全保障等方面设专门的部门,根据当地景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参考模式以进行标准化建设,出台相关法规制度,让智慧旅游的建设有策可依。另外,还可以推广贵州旅游一卡通,建设一卡通信息服务平台和配套网站、售后服务中心,打造一卡实现全省旅游的消费模式,利用银行自助服务终端,手机短信服务、电话咨询系统等等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2)智慧旅游中央管理平台:实现景点无线网络全覆盖,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客流分析,环境监测,车辆信息汇集;合理进行路径规划,资源调度等等。 
  (3)智慧旅游后端支撑体系:建立基础服务系统如呼叫中心,数据挖掘与决策平台,智能信息服务、通信服务等。建立旅游信息资源库如游客资源数据库,GIS数据库等。 
  2.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各级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和宏观产业政策,在制定产业政策方面对旅游业进行倾斜、引导和扶持。发展智慧旅游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不能依赖于某一部门的努力,政府各部门,如旅游部门、财政部门、发改部门、民族宗教部门、文化管理部门、党委宣传部门等部门首先应弄清自己的职责,制定岗位职责表,明确跨部门合作责任,建立管理主体内部的沟通机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形成合力,加快旅游科技和旅游服务手段的研发,提高旅游竞争力,促进贵州省智慧旅游的发展。同时,要加强网络智能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提供官方、可靠、及时的旅游信息,给人们提供方便,解决企业和游客之间沟通难的问题。只有各管理部门协调统一,制定出统一的管理方针,其他主体才能有规则可循,实现更频繁更有效的沟通合作。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智慧旅游知名度 
  如今全国各省都早已开始智慧旅游景区的建设,利用APP、官方网站等进行宣传已经很普遍,缺乏新意。因此贵州省应该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例如现在贵州已经进入高铁时代,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旅游人数明显增多,因而可以通过在高铁上播放有关智慧旅游的宣传片,投放宣传册等方式让人们逐渐熟悉这个模式。还可以通过网络宣传,利用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各种形式传播智慧旅游的理念、作用。建立“贵州省智慧旅游”微信公众号,成立微博,每日定时推送景区介绍、智慧旅游发展情况,并建成旅游消费打折商务平台,不仅可以宣传景区,提高知名度,还可以促进“互联网+”旅游的发展。此外,还应该培训景区管理人员及景区导游人员,用智慧的思维、网络信息化的方式引导游客,并大力宣传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同时,加快旅游商品的开发,重点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商品,并与电商相结合,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实现“互联网+”旅游,提升贵州省智慧旅游的形象,扩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谢双玉,冯娟.2015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5年10月. 
  此次调研过程严谨且规范,数据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客观性、代表性。共发放纸质问卷300份,获得有效问卷289份。据调查发现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贵州智慧旅游发展研究(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金融结构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