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纳税人
1、纳税人意识、法律意识与公民道德相结合。纳税人意识指导着纳税人抱有节税思想,积极地进行税收筹划,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纳税人有了法律意识规范着自己的行为,就不会纠结于逃税、避税还是节税,他自身就早有了对自己行为的判定。之所以加上公民道德建设和培养是因为法律不外乎人情,而且道德可以补充法律所缺失的部分代替法律规范行为。针对本文的公益性捐赠,道德的存在削弱了捐赠可能会增加税收负担对纳税人参与公益性事业的影响。
2、务实与保密相结合。纳税筹划不管对纳税人还是对税务机关都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纳税人一个处理不当就会被认定为是避税并受到相应的处罚,严重的影响了经济效率。因此,这就要求纳税人不仅要对税法做出充分的了解,还要求他们求真务实,不要求新求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第二就是要求纳税人做好保密工作。毕竟各单位的工作模式与方法各不相同,纳税筹划方法也不尽相似,从这个角度看,纳税筹划完全可以看作是商业机密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对一个社会责任,也是一项道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