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式模块化教学在《常用工具软件》中的应用(2)

2012-08-20 22:16


        3.5 评价结果  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展示其成果,进行讨论、总结、评比。评价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此项活动中的表现等,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         4  项目驱动式模块化教学的考核
        在每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开课之初,任课教师就要明确以实践操作作为本课程的主要考核依据,并布置课程考试的“题目”——本课程学习之后要完成的“工作项目”。
        例如,《电脑组装与维护》的考试(考核)题目就是“完成一台电脑的组装和系统优化”;《网页三剑客》的考试题目就是依照所给主题和素材制作一个网页。《常用工具软件》的考核则平时项目成果40%,期末学生小组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考核:①以小组为单位,从考核题库中抽取项目任务,提交完成成果,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评价。②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现场项目完成和提交,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考核,相当于论文答辩形式。
        学生学习的情况有差异,自然做出的“项目”也有差异,课程的成绩也有高低,总的一个标准就是以运用所学技能完成成果的质量作为课程成绩的主要考核依据。当然,对于必要的理论知识也可以实行理论+实践的考核方式,并按一定比例记分。
        此外,对参加了与本课程相关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或IT行业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关合格证书的,经核准,也可予抵本门课程成绩。
        5  项目驱动式模块化教学的优点
        5.1 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模块与专业技能的高度结合,要求教师必须全面掌握实用的专业技能,而提高技能的最佳方法就是下企业、到公司实习。我系每学期都有2-3位老师被下派到公司实习2-5周,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当他们再走上课堂时,所讲授的已不再是空洞的内容。
        5.2 教学上达到精讲多练  教师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起到贯通、点拨作用,只讲解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去摸索创造,发挥自己的想象。真正做到高职学生“理论够用”。
        5.3 加强了教材的专业性和实战性  实施模块教学的关键是实训教材。对每个模块所需的教材,不采用按章节分类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不同模块要解决的工种内容的需求来编写教材。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教材一般以项目为单位来编写,将实战项目整体融入教材。模块教学是专业课教材建设的一次大变革,打破了现有的教材体系,加强了专业性和实用性。正确地解决了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生产实践所需知识综合性的矛盾。
        5.4 避免了讲授知识的重复性  原有的教育方法,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致使每科教学各自为阵,内容重复,课时膨胀。采用模块教学,加强了同一结合点上相关科目的协调配合,避免了知识重复讲授。
        5.5 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从实行模块教学以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特别是应用能力普遍提高。

项目驱动式模块化教学在《常用工具软件》中的应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网络攻击之研究和检测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