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探析

2012-08-21 19:45

  [论文关键词]自主学习 角色定位 学习策略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基本特点的分析,分析探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中的教学管理、学生角色、教师角色的定位,提出了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使教育越来越走向虚拟化、国际化、个性化。高校学习的环境和手段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和发布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知识获取的多元化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这种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向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大转变,使传统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当前高等教育中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育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对教师、学生的角色转型、定位,实现教学优化,为教育、教学的改革,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一、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内涵及基本特点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是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发布、教学资源的管理、教学的实施、学习的进行、教学效果的测试与评价,并利用各种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互式学习、交流讨论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其宗旨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者为自己学习的全过程负责,并努力做到自我调控、自我指导,从而在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过程,又是一种学习能力。作为一种活动过程,自主学习既需要内在的必要条件,也需要外部支持条件;作为一种能力,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特征。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学习的自主独立性 
  基于网络的学习是自主化的学习形式,是学生积极主动、独立性的学习活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定学习方法、时间和地点,学习活动不依赖于教师或他人独自开展,没有直接的外界压力和要求,没有直接的社会性监督。学习任务的完成主要靠学习者本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习者自己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1]。 
   
  2.电子资源的开放性 
  网络学习面对的是浩瀚无边的网络信息海洋,信息资源呈献出电子多媒体化的特征。只要鼠标轻轻一点,你就可随意获取全球范围内你所需的信息,甚至于世界顶尖高校的前沿信息。网络教育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给学习者构建了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新性的学习环境。 
   
  二、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中的教学管理定位 
   
  高等教育实施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通才教育,以此目标为指引,各个高等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恰当地融入到自己的教育和教学目标体系当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革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放松过程管理,重视目标管理,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学习自由度[2]。建立一种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又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自觉性、主动性为特点的自主教学管理模式。 
  基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管理,首先要努力实行真正的弹性学分制,因为学分制具有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教师、自定选修课程、自主选择学习年限等特点,对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2]。其次,必须建立科学的、适应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使自主学习融入到整个培养体系、教学评价体系中,因为这个体系将对整个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教学产生激励和约束作用。 

关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初探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