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著作权的自由软件,是指在软件技术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的大批标准的子程序和常用模块,它们已经在很多软件产品中被多次使用过,或被收入教科书和公开出版的源程序代码集中,实际上已经弄不清是谁原创的,即已不清楚谁是版权人。还有一些软件,其开发者在发表时公开声明放弃版权,供社会公众自由使用,对于这些已经成为社会公共财富的软件,在开发中使用是不会构成侵权的,可放心引用。
1.3 共享软件
共享软件(英文:shareware)有别于自由软件,需收一定费用,但仍为非赢利软件。共享软件所收费用仅限于资料的成本费和发行费。共享软件鼓励用户自由拷贝,自由应用,软件不加密,如果喜欢该软件,有义务向发行公司注册,只需付很少的注册费就可得到更多的技术支持以及进行技术交流,发行公司所收取的少量的注册费也仅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和支持该软件。例如近来到处做广告的"王特绿色MIS4.0"和"雅奇MIS6.2"属于数据库与管理信息系统自动编程一类的大型软件,可以减少应用系统大量的编程工作,也推出了共享软件版本。
1.4 转让软件
一些专业性较强,开发难度较大(多为单位开发),用户群有限,无规模性销售网络,无健全的咨询和软件维护技术队伍,达不到商品软件的要求,但又有用户需要,于自由软件和共享软件与商品软件之间的软件,笔者暂且将此类软件称之为转让软件。水利水电系统中各单位之间互相以商品软件形式出现的绝大多数专业软件均属此类软件。
转让软件的纠纷较多,单位之间的转让往往没有履行严格的合同手续,是以单位、领导、熟人和朋友之间的信誉为转让基础的。转让软件专业性较强,维护困难,售后服务差或根本没有售后服务,是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
2.国内外的自由软件交流
自由软件的价值在于交流,这种交流没有国界,不讲阶级立场,不分专业,不论社会地位,所有参加软件交流的人全球平等,就象在Internet网络上发送E-mail,参加各种论谈一样。
2.1 自由软件的国际交流
在发达国家,自由软件已是较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从商业意义上讲,商品软件的测试、反馈、改进、交流与传播,都离不开免费试用、交流共享这种方式。在极端强调知识产权的美国,自由软件却十分普遍,国内广泛流行的外国自由软件多为美国自由软件,《软件世界》杂志不定期公布的自由软件目录清单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自由软件联谊网国际交流部提供的美国自由软件。事实上,我们每个计算机用户手中都有一些如磁盘拷贝、磁盘整理、文件管理等实用工具软件,基本上都是这种国外自由软件。
业界振臂高呼网络就是计算机,计算机就是网络,以至于Internet网络热得一塌糊涂,BBS作为Internet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信息资源和自由软件供广大电脑爱好者免费取用,这也许是Internet最吸引人的功能,用户只要通过Modem和电话线即可使用。BBS为自由软件的交流提供了公开场所,很受电脑爱好者们的喜爱。
2.2 自由软件在国内的大气候
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有一个分会---自由软件分会,该分会于93年4月面向全国各行各业成立了自由软件联谊网,三年多来的自由软件联谊活动在全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数千位个人网员和单位网员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联谊网成功地举办过自由软件发布展示会,组织自由软件参加计算机交易会和计算机应用成果展示会。联谊网除了向网员直接寄发自由软件信息和自由软件拷贝外,在《软件世界》杂志上设置有专门的自由软件栏目,不定期公布自由软件目录清单,截至1996年第6期止共发布了十七期近180余个自由软件,有时还刊登自由软件的功能介绍,凡是入了网的单位和个人,均可免费获得网上的自由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