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漫话(5)
2012-08-21 20:37
中国是加入Internet的第71个国家级网络,1994年5月,以“中科院-北大-清华”为核心的“中国国家计算机网络设施”(The 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 Facility of China 简称NCFC,又称中关村网 )与Internet联通。目前中国已建成的国家级网络还有:国家教委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示范工程CERNet,邮电部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网络CASNet。截止到1997年10月底,我国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已达25万台,入网用户人数60万,中国电信预测到2000年将达300-400万。
有人预计,1998年将有1亿用户使用Internet。Internet中无限增长的信息资源,其内容之丰富无论怎样形容都不过分。入网的用户可以是信息的消费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提供者。随着一个又一个的连接, Internet的价值越来越高。Internet以科研教育为主的运营性质正在被突破,商业化趋势日益明显。许多人利用Internet传递商业信息,进行商业活动,更多的人则正在考虑如何利用Internet大赚一笔,Internet正在向商业网过渡。
4.2 Internet的故事
美国著名软件厂商CA公司的CA World’97主题报告以E-mail传送真人的魔术表演开始,一位从观众席上请来的金发碧眼女郎,躺在一架类似扫描仪的设备上,“输入”计算机后,奇迹般地被“送到”了纽约。
97年6月28日,昔日拳王泰森嘴咬今日拳王霍利菲尔德,成为世界体育史上的一大丑闻,此事与电脑毫不相干,但全球数以千万计的人却是通过Internet观看了这一丑闻。当天即有数个泰森咬人的网站诞生,许多人将自己的震惊、遗憾、愤怒、鄙视统统发到网上去,这是电视和其它媒界都做不到的。
南京金网公司一位工程师的一台索尼收录机坏了,不知从哪儿换零件,试着在Internet上给索尼的.COM地址发了一个求助的E-mail,过了几天,居然收到了索尼寄来的零件。
网上求医救人的故事是电脑用户家喻户晓的。1995年3月,北大女生朱玲患病生命垂危,学友在Internet上发了一个求救的E-mail,不到2小时就收到回信。随后的一周内,全球1000多名医学专家“网上会诊”,怀疑铊中毒,对症下药后迅速转危为安。95年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一个山东女孩,上肢进行性坏死控制不住,其病况在Internet上发布后10小时即收到反馈珍断意见,共收到300多封回函,都是来自世界各国很有名的医院。
无独有偶,97年5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到来自美国的网上求助,美国一3岁女孩患急性早幼粒型白血病,医生已宣判活不过一星期,中方收信后立即组织专家会诊,当天回复医疗方案,并通过国际专递送去中药,使病情缓解。
见之于报端不断有类似的信息报导,网上治病救人,没有国籍阶级民族之分,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交易,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真实意义,很感人。
4.3 Internet的功能
Internet的基本功能是:电子邮件传送,数据库检索,共享软硬件资源,文件传输服务,信息查询,商业应用等。
E-mail(电子邮件,国家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电子函件,本文用E-mail)是目前Internet上应用最为广泛最受用户欢迎的功能之一。E-mail不仅使用方便、快捷、灵活,不需要对方当时接听电话、等待对方电话线路空闲等限制,而且费用低廉,因而倍受关注,应用越来越广泛。E-mail地址类似于用户自己家的门牌号码,或者更准确地说,就是你在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nternet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上租用了一个信箱。传统的信件是由邮递员送到你的家门口,而E-mail则需要自己查看邮箱,但你不必离开家门一步,别人要知道这个地址,随时可以在全球任何一具备Internet环境的地方给你发邮件。
最近有人帮忙为长江委清江地质大队联系出国考察事宜,就是我们在计算机上用几次E-mail交换信息联系成功的。《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刊物目前的大部分稿件都是通过E-mail收到的,十分方便快捷。E-mail的费用非常低廉,发一封去国外的E-mail其费用仅相当于在国内寄一封平信。
计算机漫话(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